外贸外资乘风起势对外开放加速奔跑——梧州市笃行不怠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7905万美元,同比增长76.6%,增速和完成率双双排名全区第一,使用外资规模实现三年翻一番;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54.9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长率排名全区第三,完成率排名全区第二,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久久为功,努力把梧州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笃行不怠推动稳外贸稳外资,以实干实绩促进对外贸易提档进位,利用外资量质齐升。
多措并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步入梧州李家庄码头,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江面上货船来回穿梭,码头上的起重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装卸作业,装载着集装箱的卡车进进出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折射出我市外贸的强劲脉动与澎湃活力。2023年,梧州口岸申报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60万吨大关。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承载外贸外资企业发展的“桥头堡”。我市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梧州市外贸外资提质扩量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我市进出口平稳增长;争取2023年各级扶持资金近5200万元,鼓励翅冀钢铁持续开展铁矿石、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自营进口,支持金升铜业继续进口粗铜等大宗商品。2023年,我市大宗商品累计进口超80亿元,成为拉动我市进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为了加快梧州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建设,助力加工贸易稳存量扩增量,市商务局及时修订加工贸易风险周转金政策,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市本级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立加工贸易风险类周转金资金池,助力潜力企业加快产能释放;发挥加工贸易重点企业服务“白名单”作用,密切跟踪长燊科技、雅士电业、国光科技等重点加工贸易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
协调提升再生资源通关效率,推动李家庄码头海关查验区扩大3倍;推动赤水港常态化开展外贸业务,年内开通6条外贸航线;推动区港联动发展,有效缓解李家庄码头堆场不足问题,提升物流转运效率……随着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落地,我市外向型经济奋发向上、加速奔跑的底气更足。
坚定信心,推动产品扬帆出海
面对近年来国外市场需求低迷,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稳等问题,我市要如何“破圈”发展?答案是坚定发展信心,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近日,记者在广西长江木业有限公司木工车间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一块块板材进行加工,经过开料、拼接、冷压成型等各种工序后,再由专业人员统一周转至油漆车间为木门上色。“公司生产的木门从选材到成品都非常环保,产品在海外也很受欢迎,2023年公司的生产总值稳中有升,目前我们的外贸订单非常充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魏世福说。
这是我市深化经贸交流,助力外贸企业拓宽产品销路的一个生动剪影。
去年,我市通过深化经贸交流,助推企业拓展市场的脚步越来越快: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东盟国家、中东、欧洲等系列经贸交流活动;组织企业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开展梧州六堡茶品牌推介会,助力梧州六堡茶续写“茶船古道”新传奇;组织100多家企业参加第3届中国国际消费博览会、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展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23年,我市推动2家企业申请在非洲、东盟投资设立公司,累计备案金额超3亿美元,进一步深化我市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合作往来。
紧抓RCEP生效红利,推动企业主动“走出去”。市商务局通过科学研判,分析东盟、日韩海外市场产业链布局,为农产品、六堡茶、竹制品等梧州传统商品寻找扩大出口切入点;加强宣传,帮助更多企业了解RCEP协定规则,不断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据统计,2023年我市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2681份,签证金额1.88多亿美元,其中RCEP原产地证书334份,签证金额1236.2万美元,减免关税约20.73万美元。2023年,我市对RCEP成员国家进出口额77.4亿元,同比增长55.7%。
多点发力,护航企业稳健发展
2023年,我市新登记注册外资企业32家,新增合同外资额超过2.8亿美元;三大重点园区实际利用外资超4700万美元,圆满完成“破零倍增”的目标……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得益于我市积极拓展外资规模及引资渠道,扩大存量外企增资进资,推动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纵深服务,激活金融“活水”。我市出台实施《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直通车”服务工作方案》《梧州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等政策,推行外商投资企业“直通车”和“一专员两清单”服务制度;深入园区、企业宣传解读外贸外资企业的惠企政策,并强化政策兑现,2023年合计为增资进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申报自治区外资提质扩量攻坚行动惠企奖励资金超1500万元。
——推动政策落地,稳定企业信心。市商务局积极宣传外资提质扩量攻坚行动进资奖励政策,通过精准分析存量外资企业技改项目情况,于2023年第四季度推动神冠公司、鸿图公司、华润电力、赋力公司等企业加快增资进资,全力壮大外资企业规模。
——加快平台建设,稳住外资基本盘。我市利用2023年中央外经贸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支持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临港经济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约70万元;配合出台《2023年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改进提升工作行动方案》,梧州经开区在2023年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6,较2022年提升2名;积极争取到2024年4个对外开放平台建设项目获得自治区提前下达160万元。
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持续显现;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等千帆竞发;全方位、全领域的开放格局愈加明显……我市对外开放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梧州日报(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李业棣 梁凯 黄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