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扩面,跨境贸易底气何来?
为了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保险机构优化承保理赔条件,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保险,以国家财政为支撑,为企业在对外贸易和投资等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近年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剧,出口信用保险因此受到政策的频繁推动。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如何为企业保驾护航?以杭州市政府网站发布的案例为例,余杭区一家专注于生产音响设备的外贸企业罗孚音响,在交付了一笔来自美国的订单后,由于买方经营困难,只支付了少部分款项,拖欠的余款达 60 万美元。余杭区商务局和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和罗孚音响协商减损方案,并针对买方拖欠金额进行海外追偿。最终,罗孚音响获得了 36 万美元的保险赔付,最大限度地挽回了企业损失。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出口收汇风险加大。针对我国企业出海的保险产品不断上新,如全国首张游戏出海平台保险保单、首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保险、首单专利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等。
中国信保是唯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2023 年,其承保金额超 9286 亿美元,支付赔款超 23 亿美元,服务支持客户超 20 万家。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保障、融资便利、市场开拓和提升竞争力四个方面。对于该险种扩面离不开的关键要素,朱克力表示,除了有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保险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发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保险产品同样重要;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参保意愿也不可忽视,只有企业充分认识到出口信用保险的价值并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真正地扩面。
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对保险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保险机构应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保险产品,降低保费门槛,提高保障范围,让小微企业能够用得起、用得好出口信用保险。此外,保险机构还应加强与小微企业的沟通合作,提供专业风险管理咨询和理赔服务,帮助小微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其海外业务稳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