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外贸公司注册与谷歌推广:中国优化金属进口渠道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将形成更高质量、更绿色安全的产业布局。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正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原材料保障能力,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原材料工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中国是原材料工业大国,2020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4%,生产品类超过15万种。根据规划:
- 到2025年:形成5-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
- 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应用高地
- 粗钢、水泥等重点产品产能只减不增
矿产资源保障措施
针对铁、铜等资源短缺问题,规划提出多项保障措施:
1. 国内资源开发:加大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建设重点国内矿山项目
2. 国际资源合作: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国际合作
3. 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利用"城市矿产",完善再生资源标准和政策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将畅通废旧金属进口渠道,支持企业建立废旧金属回收基地,实现再生资源对原生矿产的有效补充。"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为实现"双碳"目标,规划提出:
• 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 节能低碳行动:推广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
• 资源综合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强调:"将鼓励增加初级加工产品进口,严格控制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严格落实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点行业阶梯电价政策。"
绿色建材推广计划
规划还提出发展绿色建材的多项措施:
1. 供给提升:提高绿色建材供给水平
2. 消费扩大:试点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3. 标准完善:健全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和认证
冯猛表示:"将按'部门指导、市场主导、试点先行'原则,推动节能降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产品加快推广应用。"
外贸企业启示:在政策导向下,外贸企业应关注原材料进口渠道多元化,利用谷歌等数字平台推广绿色环保产品,同时规避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