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做电商的女孩子最后都谷歌大叔 - 最先选择的方案

行情综述 近期,北方高温持续,南方汛情严峻,鸭毛出货量日渐萎缩,原毛绒点持续下降,绒厂分绒难度和损耗加大。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部分工厂以低于当时市价的幅度抛售库存,以争取现金回流。 纺织服装原材料的全面上涨,压缩了制品企业的利润空间,整体来

羽绒行情周报:鸭毛出货萎缩,下游需求不景,贸易战又起,羽绒市场究竟怎么了?

行情综述

近期,北方高温持续,南方汛情严峻,鸭毛出货量日渐萎缩,原毛绒点持续下降,绒厂分绒难度和损耗加大。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部分工厂以低于当时市价的幅度抛售库存,以争取现金回流。

纺织服装原材料的全面上涨,压缩了制品企业的利润空间,整体来看下游需求依然不景气。此外,围绕新疆的中美新一轮贸易战对纺织品外贸带来的冲击不可忽视,这使得下半年的羽绒行情增添了更多变数。

今年 5 月,羽绒羽毛及其制品的出口表现超出预期,尤其是羽绒服装的增长令人惊喜。然而,羽绒寝具的出口却有所下滑,这反映出在高通胀环境下,消费能力有所下降。

行情分析

周一至周四:行情平稳

周五:白鸭绒、灰鹅绒计价下跌,白鹅绒、灰鸭绒持平

本周利好消息

1. 羽绒服装进出口统计(5 月)——同比大增

2022 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进行了调整,同时对部分税则税目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在羽绒服方面,大衣和短上衣的两个子目被删除,相关项目被并入新增的棉制或化纤制羽绒服。

2022 年 5 月,羽绒服装合计出口 685.1 万件,相较于上月增长了 180.3%;出口金额为 11.5 亿元人民币,相较于上月增长了 176.0%。

从数据来看,羽绒服的出口已经走出淡季,并且出口量同比去年增幅明显,5 月的女式羽绒服出口量甚至已经超过了去年的 6 月。其中,化纤制羽绒服更受青睐,而棉制男式羽绒服的出口比例则大幅提升。

进口方面,2022 年 5 月,羽绒服装合计进口 18.3 万件,相较于上月增长了 110.3%;进口金额为 1.93 亿元人民币,相较于上月增长了 177.0%。

2. 主要省市 1-5 月羽绒羽毛出口统计——总体稳定

1-5 月,浙江省的羽绒羽毛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位居全国第一,且出口额为 2017 年以来同期最高。其中,浙江省 5 月出口羽绒羽毛 1931.2 吨,出口金额为 2.82 亿元。

安徽省 1-5 月出口羽绒羽毛 7874.3 吨,同比去年增长 20.8%;出口金额为 7.04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67.9%。

江苏省 1-5 月出口羽绒羽毛 2427.5 吨,同比去年减少 11.5%;出口金额为 3.96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36.5%。

广东省 1-5 月出口羽绒羽毛 1367.6 吨,同比去年增长 53.7%;出口金额为 1.44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4.3%。

上海市 1-5 月出口羽绒羽毛 500.1 吨,同比去年增长 597.3%;出口金额为 0.60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182.1%。

山东省 1-5 月出口羽绒羽毛 558.2 吨,同比去年增长 45.1%;出口金额为 0.81 亿元,同比去年减少 7.4%。

3. 澳气象局: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但很可能会重新形成

2021-2022 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大部分指标目前处于中性水平。然而,一些模型展望表明,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在 2022 年晚些时候重新形成。

因此,澳大利亚气象局的 ENSO 展望状态已转移到 La Niña WATCH(拉尼娜观察)。这意味着,拉尼娜现象在 2022 年晚些时候形成的可能性约为 50%。

该局调查的七个模型中,有四个表明拉尼娜现象可能在北半球的秋季回归,其余的则保持在中性 ENSO 水平。连续三年的拉尼娜现象不太常见,自 1900 年以来仅发生过三次:1954-1957 年、1973-1976 年、和 1998-2001 年。

尽管 2021-2022 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但澳大利亚气象局的长期气候前景仍然比平均要潮湿—— ENSO 是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状态之间的振荡,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让澳大利亚产生更干燥的季节,而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更潮湿的年份。

本周利空消息

1. 5 月“羽绒寝具及被子”出口统计——持续走低

自 2022 年起,羽绒寝具相关的关税税则有所调整,新增了“羽绒羽毛被、床罩(以下简称羽绒被)”的子目,而“羽绒或羽毛填充的其他寝具及类似用品(以下简称羽绒寝具)”的范围则相应调整,仅对靠垫、坐垫、枕头等产品进行统计。

2022 年 5 月,我国出口“羽绒寝具”2981.6 吨,环比 4 月减少 14.4%;出口金额为 1.49 亿元人民币,环比 4 月减少 17.0%。1-5 月共出口“羽绒寝具”2.00 万吨,出口金额为 9.72 亿元人民币。

2022 年 5 月,美国仍然是我国“羽绒寝具”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据出口总量的 42%。其中,出口数量为 1243.8 吨,环比 4 月减少 34.7%;出口金额为 0.49 亿元,环比 4 月减少 26.6%。

英国是第二大的贸易伙伴,占据出口总量的 11%;其次是德国占 8%。

2022 年 5 月出口“羽绒被”801.6 吨,环比 4 月增长 0.15%;出口金额为 0.88 亿元人民币,环比 4 月增长 0.02%。

1-5 月共出口“羽绒被”3200.0 吨,出口金额为 3.27 亿元人民币。

2022 年 4 月起,美国大幅扩大了“羽绒被”的进口,从而反超了日本和澳大利亚,成为我国“羽绒被”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日本的进口量仍然十分可观。

其中,美国占据出口总量的 38%,比例大幅增大,出口数量为 308.2 吨,环比 4 月增长 33.3%;出口金额为 0.32 亿元,环比 4 月增长 31.6%。

而日本占出口总量的 21%,差别不大;其次是英国 9%。

2022 年 1-5 月,出口“羽绒寝具和被子”合共 2.32 万吨,同比去年减少 23.1%;出口金额为 12.99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 4.7%。

2. 下游面料服装企业订单不足,今年 6.18 羽绒服产销不达预期

截至 6 月 17 日,国内锦纶丝高端产品价格在 20500-21700 元/吨,较上周末上涨约 500 元/吨。隆众资讯行业分析师王东海表示,目前锦纶丝虽然涨价,但下游面料企业订单不足,高价锦纶销货速度不快。

相关企业人士表示,锦纶其实近几年原料一直紧张,但下游的需求受疫情影响又比较弱,对企业生产影响较大,目前国内锦纶库存量较高,低端产品库存压力尤其大。

而作为羽绒服面料的高端锦纶,今年也受到了下游需求的抑制。据面料服装企业反馈,今年国内 6.18 电商节,相关冲锋衣、羽绒服产品的销量不达预期,更没有出现往年返单火爆情况,国内商家处于观望态度。

从外贸端来看,国外方面提前备货秋冬季新单较去年相比缩量达一半之多,内外贸同时比较弱的局面,锦纶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防止企业亏损加剧。

3. 为了订单,纺织企业疯狂内卷

“最近接了个单子,价格比较低,自家的厂里这个价格做不出来,然后我们就从别人家里直接买成品了。”做秋冬面料的刘总说。问下来才知道原来是 380T 尼丝纺,他们自己工厂生产成本价在 3.5 元/米,但是去别人厂里压价到了 2.8 元/米。

今年上半年由于订单缺乏,织造厂家多是以生产库存为主,现在又遇到淡季,库存只会越积越多,只能让利降价抛售。现在六月也已经到了中旬,但是市场上的纺织企业对后市以看空居多。

主营羽绒服面料的李总说,原料涨价了,但厂里的机器不愿意停,开机率依然 100%。为了维持库存不增长,他们生产的坯布价格反而在降,利润已经很薄了,算上运费有时候甚至还会亏损。

当然市场上有不少企业调低了开机率,但这往往是资金链紧张的结果,大部分的纺企在资金链没有出问题的时候,宁愿亏损卖布,也很少调低开机。在订单和利润之间,选择订单的是大多数。

羽绒行情周报:鸭毛出货萎缩,下游需求不景,贸易战又起,羽绒市场究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