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服装大量涌入滨州市场,是机遇还是挑战?
“外贸原单”服装充斥市场,业内人士称其数量有限
近年来,“外贸原单”服装在市场上备受关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许多服装销售店都打着“外贸原单”“外贸尾货”的旗号进行销售。然而,这些所谓的“外贸原单”服装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言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服装商店发现,号称“原单正品”的外贸服装品牌良莠不齐,价格也高低不同。其中,不少外贸商品的服饰并未带有产品标牌,有些服饰的标签甚至有剪掉的痕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真正的原单尾货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不少国际知名品牌甚至没有原单尾货流入市场,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会被销毁处理。
那么,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记者采访了滨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市纺织纤维检验所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首先应查看标签和使用说明,产品名称、中文厂名厂址、规格型号、纤维成分、洗涤说明、执行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以及安全类别等信息应标注规范、齐全。此外,衣服颜色较鲜艳或较深的产品往往容易掉色,而浅色产品的色牢度相对有保证,不易褪色,并且一般不会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有害物质。家长在选购儿童服装时,尽量选择印花较少或无印花的产品。
同时,市民在选购衣服时,通过闻气味也可以做简单判断。有的服装散发着发霉的味道、煤油味、鱼腥味、苯类的气味等异味,这类服装有可能甲醛含量超标,最好不要购买。
当前正值寒冬,羊绒衫、羽绒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也高于其他保暖类服装。那么,如何辨别羽绒类产品的真伪呢?工作人员表示,辨别羽绒服里是否是真羽绒,可以用手轻轻拍打衣服看是否会膨胀蓬松。同时,消费者可以参考吊牌里的填充物进行辨别,羽绒干净整洁且成朵状,说明衣服保暖性好,而片状或丝状羽绒占得比例越高,保暖性越差。而羊毛、羊绒类制品可采用火烧的方法进行鉴别,真品应该有头发烧焦的气味。
此外,产品价格也是一项重要参考要素。羽绒类产品一般按充绒量计算,价格大约在 400 元—1000 元/100g,市场一件羊绒毛衣价格应该在 1000 元以上。
记者 穆晓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