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的恋恋乡情——五虎山下的茉莉花田
“永远不要离开老虎。” 一句家喻户晓的福州话,诠释着福州人的乡愁。
“虎纠”指的是福州。 “不离”是福州话的“茉莉”,恰好与隔海相望的小花——茉莉——谐音。
作为福州的“市花”,茉莉花并非土生土长。 据史料记载,它原产于印度,西汉时传入中国并“定居”在福州,最初作为药用和观赏植物栽培。 茉莉花虽然没有惊艳的造型和色彩,但却浓郁而芬芳。 从夏到秋,令人垂涎欲滴,故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香”。
作为闽越首府和东南重镇,福州曾经的海上贸易较为发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终点站和中转港之一。 向海发展的福州,在19世纪中后期超越广州、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地茉莉普洱茶,占中国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也因此,当时的福州有了“世界茶港”的称号。
当“进口花”“茉莉花”遇上“世界茶港”,花与茶将在千年的岁月中擦出怎样的“火花”?
五湖山脚下的茉莉花田。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一朵花“懂”一片绿叶
“闽边江口是奴家,有空就来喝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是茉莉花田。” 福州民歌中的茉莉花,摇曳在岷江、乌龙江畔。
福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茶树的种植。 岷江干流流经的土壤肥沃,透水性好,非常适合茉莉花的生长。 福州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山上种茶,河边种茉莉”的种植格局。
福州茉莉花茶的原料是绿茶,“香”是泡茶工艺的精髓。 “香”与“熏”相通,就是用一层花和一层茶重叠,搅拌均匀,让花不失生机,让茶吸收鲜花的香气,达到饱和状态。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茶坯粗选、精制、配花、山茶配配(熏花)、静置过花、堆垛复熏、茶花分离(开花)、移香或提花、连垛、装箱。
茶里看不到花,茶里却有茉莉花香。
今年73岁的陈承忠是国家级福州茉莉花茶熏香技术传承人。 泡茶58年的他对茉莉花茶十分熟悉:“茶味甘而不腻,清新爽口,夹杂着冰糖的甘甜。”茉莉花的清香中和了茶的苦涩,回味甘甜交织后更增添了花茶本身的韵味。
陈承中在泡茉莉花茶。受访者供图
2014年,福州茉莉花泡茶工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2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例会通过,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包括起源于福州的福州茉莉花泡茶技艺) ) 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茶是骨,花是魂。 “闻香”让茉莉花“懂”绿茶,传统工艺让茉莉花茶熠熠生辉。
一杯茶“浸润”中西文化
“多美的茉莉花,清香美满枝头,又香又白,人人称道。”
据悉,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为歌剧《图兰朵》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时,改编并使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知道。
艺术源于生活,动人的《茉莉花》名扬四海,或许少不了这杯茉莉花茶的“助攻”。
虽是一首江苏民歌,但茉莉花茶却从福州走向了世界。
茉莉花茶曾被称为“中国春天的味道”。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据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料显示,福州茉莉花茶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盛于清代。 北宋时,福州成为茉莉花之都,开始生产茉莉花茶。 到明代,加工技术成熟稳定。 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畅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
过去,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95%以上产自福州,造就了“风靡全球”的“中国春味”。 此后,福州茉莉种植面积增至10万多亩,年加工量近8万吨。 但由于品质和品牌的缺失,加上岩茶、普洱、龙井等茶产业的崛起,福州茉莉花茶在茶产业市场中逐渐被边缘化。
近年来,福州市积极做大做强茉莉花茶产业,让茉莉花茶在海外重现芳华。 以2021年为例,福州茉莉花茶产量1.6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58.3亿元,占全国茉莉花茶产值的五分之一以上。
2011年,“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发布会在福州召开。 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称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认定为一种茶的发源地。
2012年举办“世界茉莉花茶文化牯岭论坛”,福州茉莉花茶荣获“世界名茶”称号。
2014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茉莉花从异域传入中国,茉莉花茶从福州传入世界。 一花一茶,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让“民族之茶”成为“世界之茶”。
一缕香“温柔”着千年韵
古代文人吟咏时,要么饮酒,要么饮茶。
北宋诗人刘永在《满庭芳茉莉》中写道:“披着青衣满面素颜,迎风无限静谧。尘为标准,月为明月。”最温柔。相爱淡雅,别离还不舍得悲伤。浸在水中,满腔热血,暗香自杯底流出。 茉莉花的美好寓意溢于言表。
洁白的茉莉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才华横溢的民国皇后曾写下《清平乐·茉莉》的歌词:“芳蕾为露,香渐暗。昔以纤手量珠,犹记冰盘。”夜枕冷,梦归斜月侵床。悔人远,相思空。 除了赞美,她还借用茉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作家冰心说:“我的家乡福建不仅是茶叶之乡,也是茉莉花茶之乡。” 冰心先生,福州长乐人。 他从小跟爷爷喝茶,最爱茉莉花茶。 她在《我家的茶》一文中写道:“现在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茉莉花片。” 茉莉花片是茉莉花茶的别称。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中,有一座福州茉莉花茶文化博物馆。 蓑衣、竹篓、茶筛……游客可以沉浸在古老的制茶场景中,也可以买些茉莉花茶馈赠亲友。
在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福州,“三茶六礼”的婚俗一直流传至今。 无论是订婚时的“茶”、“结婚时的茶”,还是新婚后第二天清晨新娘给长辈的“答谢茶”,茉莉花茶往往是用过,寓意爱不离不弃,也象征着祖国的辛勤耕耘。 忘记。
榕城花开,香飘万里。
一抹茉莉花茶香,让千年古韵生机勃勃,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从2009年开始,福州每年举办一次“福州茉莉花茶王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大师和传承人大赛。
5月21日是世界茶日,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以“茶与世界共享非遗”为主题的“福州茶文化行”。 这条“福州茶文化之路”主要推介帝峰江茉莉花主题公园和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让游客漫步历史茉莉普洱茶,收获茉莉花的清新芬芳和满满的祝福。
这个夏天,来福建,享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