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赶船,外贸能否稳?信心如何强?经济又将如何促发展?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1 月 31 日,随着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加速,山东省曹县一家果蔬罐头加工企业的 5 条灌装线正全力生产,每天有 10 吨罐头下线。该企业刚刚获得了一笔 350 万美元的海外订单,但负责人汤玲琳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其中有一笔临时订单需要尽快赶货,要走 18 个集装箱。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省内交通网末梢,虽然有全省布局的内陆港,但春节货运量激增,空箱一度紧张,需要从港口调拨。船公司会给外贸企业 7 天免箱期,从定下空箱,就进入了倒计时,一旦超期,费用增加不说,还容易耽误船期。
了解情况后,铁路部门从 600 公里外的黄岛港调拨空箱。2 天后,符合条件的空箱绑定舱位跟随班列驶进曹县站内陆港,接力棒交给了曹县站。然而,回程班列除了这家企业的罐头,还有其它出口货品。原本 23 点发车的班列,却因为等待一家工艺品出口企业的 2 个集装箱,导致延误。春运期间,京九铁路曹县站高峰开行 120 多趟列车,要让这趟班列赶上船,运行时刻就要重新规划。
从曹县到黄岛港要途径 30 多个车站,单程就要 15 个小时,加上之前的选箱,这趟班列已经用掉“七天”中的五天,在它之前,还有 11 列等待入港班列。600 公里外的黄岛站,工作人员经过反复推演,决定将这趟班列调出专用线,改走黄岛站内的散货线,这一下,又为企业抢出 5 个小时的入港时间。
经过争分夺秒的接力跑,最终,曹县这班海铁联运班列上,所有的产品都如期赶上了海运货船,踏上了远销海外之路。
今年春运,山东省开行海铁联运班列线路 160 条,覆盖山东全省,辐射宁夏、山西、河南等沿黄流域省份,海铁联运集装箱吞吐量从开行之初到现在增长近 9 倍,位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