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叫嚣“中国电子威胁”到“索尼摄像头断货”
这几天,科技新闻最引人关注的消息是“索尼摄像头断货”。
索尼摄像头断货,最受伤的是中国手机制造商,华为、小米、中兴都在发布旗舰新机,冲刺一年一度的电信日,希望能在红五月赚他个大满贯,不料索尼当头一棒:摄像头没货了?
其实,类似的尴尬,我国IT制造商已经遭遇过多次了,比如,闪存断货,面板断货……等,哪一次受伤的都是国产品牌。
这一次,由于“索尼摄像头断货”,国产手机制造商整体恐慌,普遍陷于尴尬困境。我却联想到了另外一件趣事:三年前,美国曾叫嚣“中国电子零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那是2012年,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宣称,中国制造的电子零件已经被安装在美国军机上,特别强调,美国军机甚至反导系统使用的愈百万件中国电子零件,成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定时炸弹”。
随后,欧美的一些媒体大肆热炒,添油加醋,声称中国电子零件或带有间谍软件和恶意软件,“中国军方可能会利用‘后门’,对美国的基础设施和各种武器系统进行重新编程”。
地球人都知道,电子产品核心技术大都控制在美国人手里,而且从来不向中国输入关键技术,中国的电子零件哪来的那么大能量?
美国叫嚣“中国电子威胁”的真正背景是,中国电子零件出口美国价格低廉,赢得了美国政府机构的订单,触动美国的经济利益了!根源在于:2011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了1259.2亿美元的电子信息产品,而同年,美国对华出口总额才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于是,美国参议院站出来叫嚣了。
回顾“中国电子威胁”论,再看“索尼摄像头断货”,不能说不是对中国电子产品的一个大幽默。
一直以来,由于研发经费的不足,加之企业争功近利只重市场不重研发,通信制造企业只能跟踪研究短期应用技术,直接导致创新能力的虚弱,产业总体技术自给率不足20%。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一直有赖于美日的供给,根本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近年来,中外通信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市场国际化,本土企业边缘化,苹果、三星实施“高端抢利润,低端占市场”的策略,关键技术控制在他们手中,国产手机仍然处于劣势,在高端产品和关键设备上左右不了全局。
现在,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就难倒了国产手机的大小厂商,英雄难过技术关,脖子卡在人家手里,再叫也没用。
由此想到了大唐主导的LTE 4G网络,想到了华为的海思CPU,这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假如,摄像头等其它核心部件也有国产的,面对索尼的断货警示,国产手机厂商何止于束手无策,坐以待困?道理再简单不过,人人明白,关键在于,我们能造原子弹、氢弹,为什么就不能在电子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彻底摆脱美日狼狈为奸的制约和控制?
中国IT企业目前拥有的核心技术很少,在国际市场上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的实力很弱。因此,国产手机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踏踏实实从基础研究做起,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不断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