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微信号

微信已实名3年私人号在线购买批发

翻看百度、微信、抖音、陌陌的用户协议,我们发现…

微信 抖音 百度 陌陌 2024-01-15 153

摘要:今天上午,百度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原因是今日头条因涉嫌大量窃取百度“TOP1”搜索产品结果,要求字节跳动立即停止侵权,赔偿9000万元,并连续30天在其APP及网站首页道歉。其实这些早在各家的用户协议(隐私协议)就已经明码标价,为此,我们翻出了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用户隐私协议:腾讯:“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仅享有使用权。”...

翻了下百度微信抖音陌陌的用户协议我们发现…

百度和抖音又杠上了。

今天上午,百度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原因是今日头条因涉嫌大量窃取百度“TOP1” 搜索产品结果,要求字节跳动立即停止侵权,赔偿9000万元,并连续30天在其APP及网站首页道歉。

而就在下午,抖音同样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百度诉至法院,赔偿9000万元,并在百度首页连续道歉30天。

具体原因是:百度未经抖音授权,在其开发运营的“简单搜索”APP中,在热榜板块设置了抖音专栏。可以在“简单搜索”APP内直接实现“抖音”热播视频的播放,视频上没有抖音水印。

真是熟悉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

翻了下百度微信抖音陌陌的用户协议我们发现…

头条和百度的争端 来源:36氪

对于这一幕,人们应该不陌生,就在今年年初,微信就曾经和抖音爆发了一系列的“攻防战”,基本情况是微信就曾以涉嫌违规使用用户数据为由起诉抖音多闪,要求其调整。理由是:腾讯认为用户的头像、昵称归腾讯所有,抖音多闪无权使用。

随后双方以用户数据为点不断展开反击战。

翻了下百度微信抖音陌陌的用户协议我们发现…

3月下旬,微信和抖音因用户数据产生纠纷

其本质和这次百度、抖音的争端别出无二。面红耳赤的争论背后只有一个点:用户在平台的发布的东西到底属于谁的?

其实这些早在各家的用户协议(隐私协议)就已经明码标价,为此,我们翻出了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用户隐私协议:

腾讯:“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仅享有使用权。”

翻了下百度微信抖音陌陌的用户协议我们发现…

翻了下百度微信抖音陌陌的用户协议我们发现…

腾讯的部分用户协议

百度:“百度可将用户信息传至第三方,且不负担任何责任。”

百度的部分用户协议

抖音:“对发布在抖音上的信息,抖音拥有再许可的权利。”

抖音的部分用户协议

陌陌:“用户的发表、上传行为意味着对陌陌的授权。”

陌陌的部分用户协议

显然,一切早已经明码标价。

不难看出,巨头们频繁开展的诉讼大部分是围绕平台的数据和内容,对大部分平台而言,用户利用平台工具生产出来的内容自然成为它们的无形私有财产。

在巨头与巨头的碰撞间,用户协议成了他们对外输出的武器。

尽管大部分人在使用产品时不会逐字逐句的研究用户协议;尽管平台的内容从本质上是属于用户,它们只是提供服务;尽管用户在很多时候会遭受一些无妄之灾。

没办法,用户协议。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或许有一天,当人们真正将这些收归己有时,这一场场攻坚战就会发生变化。

对垒的双方成了:用户和巨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