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三品一标”,引领邛崃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邛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品一标”全产业链,通过一系列措施引领邛崃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及茶旅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3 年,邛崃黑茶产量达 8490 吨,黑茶产品单价从 2021 年的 850 元/公斤跃升至 2023 年的 902 元/公斤,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 26 亿元,带动茶农 10 万余人共同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
邛崃市通过支持体系化培育、标准化建设和全产业链发展,为黑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具体措施包括:
1. 组建“邛崃黑茶”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方案和规划,提出构建邛茶“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农产品品牌”体系,创成“邛崃黑茶”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多家茶产业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2. 依托邛崃市现代茶产业示范园区、天府黑茶公园等项目,整合涉农资金 5 亿元,建设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16 万亩,制定并执行多项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获得多项专利技术认证。
3. 出台相关政策,拨付产业扶持资金 1 亿余元,助推邛崃黑茶从品种培育、标准化生产、品质提升到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发展。
二、聚焦茶业科研,强化科技支撑。
邛崃市通过院地合作研发新品、科研赋能提升品质和质量认证提升竞争力等措施,不断强化黑茶产业的科技支撑。具体措施包括:
1. 依托天府现代种业园,联合省农科院茶研所,建成邛崃茶树种质资源圃 230 余亩,收集优质茶树新品种和种质资源,研发培育并推广优良茶树品种,提高全市茶叶良种覆盖率。
2. 配套建设茶叶科研基地 7000 余亩,建成科研工作站(实验室)11 个,拥有茶叶科研技术人员 145 人,从茶树品种培育、生产管理、鲜叶抽检,黑茶加工工艺、包装储存、检验检测等各环节全面开展科研、制定标准并全面推行。
3. 持续开展农药化肥量增效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 3 年负增长,地力水平年均提高 0.02 个等级以上;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的茶叶产品 13 个,认证面积 14.5 万亩,认证比重达到 72%以上。
三、借力市场驱动,引领品牌建设。
邛崃市通过聚力品牌营销、拓展海外市场和深化茶旅融合等措施,不断提升邛崃黑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
1. 推出品牌发展“组合拳”,延伸邛崃黑茶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举办邛崃黑茶文化节、邛崃黑茶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研发市场认可的黑茶衍生品。近 3 年来积极参加各类展会 40 余次,不断提升邛崃黑茶品牌影响力。
2. 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借船出海”,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多个国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国际商标,近 3 年,实现出口创汇约 2000 万美元。
3. 以邛崃特有的红色文化、南丝路文化、文君文化为载体,探索开拓茶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之路。建成 15 公里“邛茶走廊”观光带,打造茶兰林盘、天府黑茶公园等一批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