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物流业务员找客户靠谱吗 - 极品的平台

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2022 年 11 月 28 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了今年前 10 个月的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 10 个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和进口货值分别同比下降 4.4%和 3.7%,有形贸易逆差为 3

香港经济为何持续衰退?出口额六连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

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2022 年 11 月 28 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了今年前 10 个月的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 10 个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和进口货值分别同比下降 4.4%和 3.7%,有形贸易逆差为 3155 亿元(港币,下同),相当于商品进口货值的 7.6%。

出口方面,香港已经连续六个月出现下跌。继 9 月同比下滑 9.1%后,10 月份的跌幅进一步扩大至双位数,当月出口下跌 10.4%,货值为 3747 亿元。

进口货值也加速下滑,10 月贸易额为 3955 亿元,同比下跌 11.9%,较 9 月跌幅 7.8%进一步扩大 4.1 个百分点。当月有形贸易逆差达到 209 亿元,相当于商品进口货值的 5.3%。

港府发言人表示,未来香港的出口表现将继续承受巨大压力:“主要先进经济体通胀高企及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将于短期内继续压抑环球需求。”

出口连续六个月下跌

作为一个高度外向型经济体,出口是香港经济的三大引擎之一,其经济形势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一旦外部环境出现波动,香港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长期以来,内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商品出口地和来源地。2021 年,香港与内地的进出口额达到 53854.46 亿元,占香港商品进出口总额的 52.45%。

然而,今年以来,内地疫情反复,对香港与内地的货物进出口造成了影响。部分城市出现停工等情况,导致可供经香港转口的货物有所减少。

10 月,香港面向内地的货物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下跌 12.9%和 18.3%;前 10 个月,内地贸易总额为 39050.51 亿元,跌幅为 9.86%。

与香港密切往来的大湾区各港口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跌幅。前三季度,深圳和东莞对香港地区的进出口分别下降 12.9%和 3.4%;前 10 个月,广州和佛山对香港的进出口额分别下滑 2.9%和 1.5%。

除了内地,香港面向亚洲其他地区的外贸也普遍下滑。1-10 月,香港面向日本的进出口额为 2930.27 亿元,下降 8.72%;面向韩国的进出口额为 3156.88 亿元,下降 2.75%。

亚洲地区表现低迷,欧美地区也有所退步。今年 10 月,香港对欧美地区的出口出现下跌趋势,尤其是对德国和美国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 21.1%和 19.5%。

尽管欧美迎来了“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销售旺季,但这并没有对当地零售产生提振作用,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有所放缓。

根据研究公司 Pack 和 Retails Economics 在 10 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旺季购物趋势》,与去年相比,今年圣诞节的非食品产品支出预计将减少 430 亿英镑。其中,预计支出减少最多的国家是英国(22%)、西班牙(14%)和意大利(12.3%)。

《旺季购物趋势》预计,消费者在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期间会减少消费,预计整个欧洲削减最多的消费品类是服装(26%);其次是电子产品(22.3%)、玩具(20.9%)和家庭用品(19.8%)。

据《华夏时报》报道,下半年圣诞订单比往年少了近三成,在年底大促临近的背景下,玩具和体育用品比上年同比减少 45%,服装同比减少 38%,鞋类同比也减少 20%,消费品明显下滑。

这也与香港出口下滑较为严重的货品相对应。今年 10 月,通讯、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出口额减少 155 亿元,同比下滑 22.7%;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出口额减少 95 亿元,下滑 5.1%。

通膨高企、美联储加息、货币政策收紧等因素,都是导致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遇冷的主要原因,也给香港出口表现带来了巨大压力。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 9 月 25 日发表的网志中表示,香港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经济体,必然会受到外围经济状况的多方面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波动,预计香港出口将进一步受压。

此外,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欧盟和英国陆续对俄罗斯的能源及其他商品发起贸易制裁。为了保证粮食供应,越来越多的国家也采取了限制粮食和其他食品出口的措施。

高度外向的香港也受到了外围因素恶化的影响。自 4 月以来,外贸交易额持续下降。今年 8 月,香港出口跌幅一度扩大至 14.3%,是自 2020 年 1 月(跌幅 22.7%)以来的最差表现。

港府发言人表示,在外围环境恶化及跨境陆路运输依然受阻的情况下,10 月商品出口货值按年进一步明显下跌。输往内地、美国及欧盟的出口录得双位数跌幅,输往大部分其他主要亚洲市场的出口表现减弱。

预计全年 GDP 负增长

进出口受到抑制,也对当地 GDP 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包括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专业及工商业支持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由于疫情的重创,后两个产业尚未完全恢复。而进出口外贸的下跌直接影响了物流业,给 GDP 带来了压力。

根据港府统计处的数据,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香港的 GDP 分别为 6680.74 亿元和 6899.15 亿元,同比跌幅分别为 1.3%和 4.5%。

同期,货品进出口额也加速下滑。两个季度的出口跌幅分别为 8.4%和 15.6%,进口则为 5.9%和 16.1%。

香港 GDP 第三季季刊显示,二季度和三季度的货品出口与服务输出(以 2020 年环比物量计算)分别为 12024.67 亿元和 12295.52 亿元。货品进口与服务输入分别为 12409.38 亿元和 11967.41 亿元。从第三季度的表现来看,现下 进出口贸易甚至不如 2020 年疫情刚爆发时的同期。

陈茂波在 10 月 6 日的活动中表示,外围经济疲弱导致香港出口连续四个月下跌,加上香港利率上升,本地经济短期内难以有良好表现,预计全年将录得负增长。

尽管外贸成绩下滑,陈茂波强调,香港仍有不少机遇,例如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中国稳定发展以及东盟十国经济迅速发展,香港与亚洲国家关系密切,成为发展的有利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香港面向东盟国家的外贸呈现逆势上升态势。出口方面,前 10 个月面向新加坡和越南的增幅分别为 23.5%和 17.4%;同期进口方面,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增幅达到 30.4%、10.9%和 6.3%。

11 月 29 日,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大湾区 AEO(海关认可经济营运商)合作备忘录。目前,已有 80 间香港本地公司获得 AEO 认证,共为 790 亿元货物提供通关便利,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 8%。

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指出,AEO 计划有助于便利合法货物流动,商经局将继续支持海关扩大互认网络,促进大湾区的便捷流动。此外,商经局将争取尽早加入 RCEP,期望为香港的不同产业带来更大的贸易空间。

除此之外,下半年以来,港府通过放宽入境旅客的检疫政策,以刺激服务输出。第三季度季刊显示,三季度香港服务输出合计 1320.43 亿元,相较于第二季度的 1207.51 亿元增加了超过 110 亿元。

香港经济为何持续衰退?出口额六连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