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谷歌sem推广面试优化专家 - 超牛的工具库

每年 8 月,来自不同部落的斯威士兰少女们,将动身前往皇家村落。 她们将参加一年一度的“芦苇舞节”——这是斯威士兰国王口中的“传统”,却被国外媒体批判为“选妃”。在这个盛会上,国王将亲临现场,物色自己的下一任嫔妃。 一、欧美殖民统治:傀儡专

斯威士兰:一夫多妻制的奇葩小国,国王“选妃日”竟是传统节日?

每年 8 月,来自不同部落的斯威士兰少女们,将动身前往皇家村落。

她们将参加一年一度的“芦苇舞节”——这是斯威士兰国王口中的“传统”,却被国外媒体批判为“选妃”。在这个盛会上,国王将亲临现场,物色自己的下一任嫔妃。

一、欧美殖民统治:傀儡专制,贫民命运

19 世纪后期,英国人战胜南非白人,将斯威士兰纳入保护地。保护地与殖民地的区别在于,当地领导人仍保留一定的行政权力。

斯威士兰位于非洲东南部,三面被南非环绕,面积仅一万七千三百多平方千米,略小于广东省和贵州省。然而,其丰富优质的铁矿和石棉矿,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此后,大量外来资本涌入,斯威士兰的森林业、商品农作物、牲畜和大宗矿产资源得到开发,这个小国迅速崛起。

英国人从中分得一杯羹,让时任国王索布扎二世和他的臣子成为傀儡,帮助他们控制了当地贫民长达数十年。作为回报,斯威士兰王室在欧洲人的庇护下过上了极尽奢华的生活。

斯威士兰实行一夫多妻制,索布扎二世一生娶了一百多位嫔妃,拥有一千多名子孙。然而,大多数斯威士兰人并未享受到商业化带来的红利,仍从事着维持最低生活品质的农业。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王室的奢侈生活,悄然改变了贫民的想法,但索布扎二世并未察觉,或许斯威士兰人民早已认为这种命运安排并不公平。

不过,当时人们对南非逐渐盛行的“种族隔离”的恐惧,暂时掩盖了这种不满。

英国人关注的是斯威士兰的土地和矿产,他们既不关心这个国家落后的社会结构,也不关心国民的生活质量。对于英国人来说,一个君主专制国家的社会结构改变,将削弱他们的殖民能力,从而影响其在斯威士兰的经济利益。因此,英国人选择维持现状,而斯威士兰王室也从未意识到来自人民的潜在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衰退,无力顾及各保护地。此时的斯威士兰对于英国来说已无足轻重。1968 年,斯威士兰获得独立,宪法规定继续实行君主专制。同年,索布扎二世的第 67 个儿子姆斯瓦蒂三世出生,后来前往英国留学。那时,他还不确定自己将成为下一任国王。

独立后的斯威士兰经历了长期的反分裂和反种族隔离运动,迎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有所增长。到 20 世纪 90 年代,斯威士兰人均寿命从 40 岁左右延长至 61 岁。

然而,表面的经济增长并未改变斯威士兰普通人的命运。斯威士兰成为欧美和南非白人的共同后花园:工业经济受英美操控,外贸严重依赖南非,旅游业和赌博业成为其特色,但幕后操纵者主要是南非财团。国内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王室在国内外各个暴利行业中持有股份,全国近一半的家庭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民健康和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

二、艾滋泛滥,命不由人

艾滋病的流行打破了这个国家表面的现代化。

1982 年,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被发现并确认。次年,索布扎二世驾崩,15 岁的姆斯瓦蒂三世回国被立为王储,三年后登基。

年轻的国王上任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987 年,斯威士兰人在南非打工时,将国内第一例艾滋病传回国内。病毒迅速在斯威士兰传播,到 1992 年,国内累计报告病例达到 238 例。

面对这一令科学家震惊的全球性难题,各种不靠谱的土方和偏方应运而生并广泛传播,如“性行为后洗澡不会感染艾滋病”“传统疗法对性行为有效”等。

此后六年,报告病例迅速增加了 8 倍,斯威士兰成为高感染率国家之一。1998 年,该国壮年男女近半数感染了艾滋病毒,由于一夫多妻制和因贫困导致的性交易泛滥等原因,女性感染人数约为男性的 2 倍,斯威士兰人的平均寿命骤降至 47 岁。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传播中,匮乏的基础医疗设施、落后的卫生观念、一夫多妻制以及性交易的泛滥,无疑加速了这个国家的灾难蔓延,斯威士兰的艾滋病病例此后仍不断增加。

2000 年后,早期的艾滋感染者开始发病和死亡,周末的葬礼上,白发人埋葬黑发人。

面对艾滋病在斯威士兰的迅速传播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姆斯瓦蒂三世呼吁:“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艾滋病,了解它的传播和预防。同时,在我们的大家庭中要关心支持感染者和病人。”

然而,2001 年,姆斯瓦蒂三世颁布了“禁欲法”,试图规定国民五年内不得有性行为。

这一“反人性”的举措反而导致滥交、嫖娼、堕胎甚至杀婴等行为盛行。姆斯瓦蒂三世自己也没有以身作则,在这五年里,他依然过着风流奢靡的生活,娶了不少嫔妃。

此外,姆斯瓦蒂三世作为国王,薪水极高,再加上继承了家族在国内外的投资,腰缠万贯的他还为自己购买了数部世界顶级豪华轿车。而大多数人每天甚至吃不上 3 顿饭,姆斯瓦蒂三世的一辆豪华防弹汽车就足够向全国所有人提供 3 顿像样的肉食了。

姆斯瓦蒂三世对媒体和民意对他奢侈生活的指责充耳不闻,继而又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人们对这辆汽车拍照。”

王室之外的愤怒逐渐达到临界点:新闻媒体因披露政府内幕而被封禁;反对王室者要求民主化,法官做出了有利于反对者的判决;示威游行、罢工、罢市、罢课等群众运动此起彼伏。姆斯瓦蒂三世派出警察进行干预,不少示威者被打伤打死,国王仍掌控着对司法等国家事务的绝对权力。斯威士兰再次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艾滋病的泛滥使斯威士兰本已脆弱的医疗体系濒临崩溃,国民经济也不堪重负。2005 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斯威士兰成为全球人口平均寿命最短的国家,仅为 35 岁。

三、“割礼”救国

在严峻的形势下,联合国机构将艾滋病防治列为重点资助领域之一,斯威士兰开始不断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令人惊讶的是,2006 年,斯威士兰开始提倡男性接受割礼手术,即包皮环切手术。

一名 18 岁的高中生巴内勒·沙班古回忆说,当时他躺在诊所的病床上,护士熟练地将麻醉剂注射进他的生殖器官根部,他疼得忍不住大喊起来。在正式手术前,他又被要求追加一针麻醉剂。手术很成功,巴内勒后来还带朋友去了诊所。

在当时的斯威士兰,人们经常听到工作人员宣传割礼的好处,并播放舞曲助兴。每隔七分钟,就会有工作人员拿着麦克风喊道:“兄弟,你割了吗?割礼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风险,轻松无痛,快来工作台报名吧!”

割礼逐渐成为一场全国性的运动,许多男士踊跃报名“挨刀”,其中不少人尚未成年。

许多国内外人士对这一行为的科学依据感到困惑甚至荒唐,但时任斯威士兰卫生部长安亚达·恩克托却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证明非洲可以团结一致对抗艾滋病。”

与此同时,民间组织主动向接受手术的人传播卫生知识,告知他们今后仍需使用安全套,并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服务。

在这场全国性的运动中,艾滋病的传播率明显下降。南非、乌干达和肯尼亚联合进行的试验表明,接受过割礼的男性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下降了 60%。

至今,科学家们仍无法解释其中的确切原因,人们只能将此效果归功于手术的痛苦和广泛的宣传,使男性更加注重性行为的安全和卫生。

四、骚乱频发,传统难行

艾滋病得到一定控制后,2009 年,斯威士兰的 GDP 总量达到 35.8 亿美元。

然而,同年《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国最富有君主排行榜显示,姆斯瓦蒂三世以 20 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列第 15 名。相比之下,平民的生活则与国王形成了鲜明对比:80%的斯威士兰人从事农业,青壮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农业在 GDP 中的占比仅为 10%左右,斯威士兰的粮食也未能实现自给。

此外,尽管艾滋病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斯威士兰仍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截至 2012 年,其感染率仍高达 25.8%。

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几乎被毁的年轻一代,使斯威士兰仍被国际公认为世界上最贫困、最艰难的国家之一,这也导致斯威士兰民间对国王的奢侈生活和专制越发不满。

近年来,斯威士兰人民反对君主专制、要求民主的相关活动时有发生,但都未能对王室的权力构成根本威胁。

2018 年,姆斯瓦蒂三世迎来了 50 岁生日和建国 50 周年纪念日。他在演讲中宣布将国名改为伊斯瓦蒂尼(eSwatini),意为“斯威士兰人的土地”。

然而,这一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举动似乎并未缓解姆斯瓦蒂三世与斯威士兰人民之间的矛盾。

6 月 29 日,外媒报道斯威士兰再次爆发游行示威,至少 10 个地区的大批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改革该国绝对君主专制制度。

当晚,游行突然演变为骚乱,部分汽车和商店被烧毁,斯威士兰军队进驻,警察使用催泪瓦斯和实弹驱散抗议群众,导致人员受伤。有媒体称国王已前往南非避难,但斯威士兰王室在推特上很快予以否认。

按照惯例,每年 7 月到 8 月底,斯威士兰盛大的“芦苇舞节”都会在这期间的某一天举行。

在这个旨在鼓励少女展示青春魅力,同时也包含了鼓励少女抵制婚前性行为观念的传统节日中,第一天,亲人会陪伴她们一边吟唱着传统歌曲,一边前往不同的芦苇地,教导她们从事农业活动。

在随后的几天里,少女们需要各自砍下 20 根芦苇,带回皇家村落,为太后修葺宫殿。在第 7 天,少女们将身着彩裙,袒胸露乳,共同参加舞会狂欢,向国王展示自己。

这一活动也被部分斯威士兰人视为摆脱贫困的“渺茫机会”,它还能持续多久呢?



参考资料:

1. 理查德·P·史蒂文斯,《莱索托、博茨瓦纳及斯威士兰》,帕玛尔出版社

2. 唐凯,《斯威士兰:全国“割礼”防艾滋》,《世界博览》

3. 何景琳,《艾滋病在斯威士兰》,《中国艾滋病性病》

4. 宋方灿,《斯威士兰国王纳妃:10 万处女袒胸露乳接受遴选》,《中新社》

斯威士兰:一夫多妻制的奇葩小国,国王“选妃日”竟是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