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搜索外贸找客户资源新手指南 - 最先想到的行内人士

记者 王玉 辛圆 全国 31 个省份日前相继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外贸数据。数据表明,尽管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相关政策为各地外贸带来了一抹亮色。 19 个省份进出口总值增速超全国水平,宁夏增速居首

2023 上半年外贸数据盘点:哪些省份表现突出?哪些地区有待提升?

记者 王玉 辛圆

全国 31 个省份日前相继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外贸数据。数据表明,尽管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相关政策为各地外贸带来了一抹亮色。

19 个省份进出口总值增速超全国水平,宁夏增速居首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超过万亿元大关的依然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这 6 个省份,合计占全国上半年进出口总值的 70%。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上海进出口总值略有下降外,其余 5 个省份均有所上升。

从同比增速来看,上半年有 19 个省份进出口总值增速超过全国 9.4%的涨幅。其中,增长最快的 5 个省份分别是宁夏 70.1%、海南 56%、青海 43.2%、江西 40%、新疆 39.1%。从这些省份透露的信息可以发现,对 RCEP 成员国的贸易是推动其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RCEP 于今年 1 月 1 日生效,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

据银川海关介绍,上半年宁夏外贸稳定向好,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一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二是 RCEP 正式生效带来外贸发展新机遇。上半年,宁夏对 RCEP 成员国合计进出口 31.8 亿元,增长 25.1%,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 26%。

此外,上半年,宁夏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 28.4 亿元,同比增长 2913.6%,占比 23.2%;对欧盟进出口 24.6 亿元,同比增长 108.2%,占比 20.1%;对美国进出口 12.5 亿元,同比增长 101.8%,占比 10.2%;对日本进出口 11.4 亿元,同比增长 32.6%,占比 9.3%。

拉萨海关表示,上半年,西藏与 89 个国家或地区开展进出口贸易,较去年同期增加 35 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 RCEP 协定成员国贸易均保持高速增长,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49.9%和 5.2 倍。其中尼泊尔是西藏最大的出口市场,双边贸易值 7.77 亿元。

另据西宁海关消息,上半年,青海省对 RCEP 成员国合计进出口 6.8 亿元,增长 1.2 倍,占青海进出口总值的 31.3%。

浙江出口总值超越江苏,江西进入前十

从出口看,广东依然是全国唯一一个出口总值超过 2 万亿元的省份,其出口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高达 22.2%。排名第二至九位的省份和去年同期相比有两个突出变化:一是本次浙江以 12.9 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越江苏,跃居全国第二,从近三年来看,无论是全年数据还是半年数据,江苏出口总值均在浙江之上;二是江西省入围前十,名次较上年提高了四位。

据“江西发布”消息,上半年,江西与 RCEP 成员国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更加密切,中间产品占全省对 RCEP 成员国的出口比重由 2021 年的 62.7%提升至 68.9%。另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上半年,江西对 RCEP 贸易伙伴进出口 1114.5 亿元,同比增长 60.9%,其中出口 847.6 亿元,增长 73.1%。

从同比增速看,有 19 个省份出口增速超过全国 13.2%的水平,其中,西藏、宁夏、海南分别以 132.9%、87.7%、86.6%的增速位列前三。

去年上半年,海南省以 1.9%的同比增速位居倒数第一,而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速跃居全国第三,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了 84.7 个百分点。海口海关表示,上半年,在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总值达 73.1 亿元,同比增长 132.9%;成品油出口 57.1 亿元,同比增长 30.1%。2022 年上半年,海南对 RCEP 其他成员进出口 316.3 亿元,增长 40.1%,占全省货物贸易总值的 34.54%。其中,出口 87.2 亿元,增长 53.8%。

出口同比下降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广西、云南、贵州,均在西南地区。这同西南边境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有关。南宁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 277.3 亿元,下降 66.9%;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 227 亿元,下降 62.3%;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 50.3 亿元,下降 78.5%。

海南进口大增,自贸港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今年上半年,进口总值超过万亿元大关的依然是广东、北京、上海这三个地区,但广东仅比第二名北京多了 175.7 亿元。进入前十名的省份与去年一致,在位次方面,北京与上海互换了位置。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和上海经济体量大,消费水平高,高技术产业发达,因此需要进口的消费品和工业品更多。而且,京沪进口的产品可能最终有部分销往其他省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其他地区的进口。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除了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发达带动集成电路等产品进口外,上半年北京进口大幅提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国际能源、粮食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进口。

“北京是中石油、中石化、中粮集团等央企总部的所在地,进口贸易受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影响较大。比如说能源方面,1-6 月北京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达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进口价格上涨对进口金额的拉动作用明显,原油、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分别同比增长 61.7%、99.2%。”

受此影响,上半年,北京录得贸易逆差 1.17 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 3358.1 亿元,上海逆差为 4021.7 亿元,同比扩大 730.6 亿元。

从增速看,有 18 个省份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速超过全国 4.8%的水平,其中,贵州、海南、黑龙江分别以 47%、46.3%、35.3%的增速位居前三。

贵阳海关发布的信息显示,贵州进口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综合保税区的推动。上半年,贵阳、贵安、遵义 3 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 97.17 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 30.6%,其中进口 40.45 亿元,同比增长 139.9%。

海南进口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海南自贸港关键核心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据海口海关统计,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清单自 2020 年 12 月 1 日落地实施以来,截至 2022 年 3 月底,“零关税”政策项下累计进口货值超 70 亿元,享惠产品涉及船舶、游艇、汽车、飞机、生产材料和生产设备,实现“海陆空”全覆盖。

黑龙江进口增长较快与“一带一路”倡议密切相关。来自哈尔滨海关的信息显示,上半年,黑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 963.8 亿元,增长 37%,占全省外贸总值的 78.9%。其中,出口 122.8 亿元,增长 15%;进口 841 亿元,增长 40.9%。

20 个省份录得贸易顺差,浙粤苏位列前三

今年上半年,全国贸易顺差录得 2.48 万亿元,同比扩大约 8500 亿元。31 个省份中,有 20 个省份录得贸易顺差,其中,浙江省以 1.07 万亿元的贸易顺差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第三名是江苏。这三个省份贸易顺差合计达 2.78 万亿元,比全国贸易顺差还高出 3000 亿元。

贸易差额改善幅度最大的三个省份是广东、浙江、山东,顺差同比分别扩大 2278.6 亿元、2234.7 亿元、1399.9 亿元。上半年录得贸易逆差的省份有 11 个,较去年同期减少两个省份,逆差最多的依然是京沪。

2023 上半年外贸数据盘点:哪些省份表现突出?哪些地区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