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轮胎企业大乱战,出海成为首选
玲珑轮胎(601966):国内第二大轮胎龙头企业,目前具备约9600万条轮胎产能,其中海外泰国基地目前半钢规划产能是1500万条,全钢胎产能有220万条;塞尔维亚基地目前具备全钢胎120万条产能规模,2024年达到设计产能160万条;半钢胎设计产能1200万条,争取尽快拿到试用许可,新产能即将投放市场,贡献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22.73/26.72/30.9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中邮证券240506)。
赛轮轮胎(601058):国内第三大轮胎龙头企业,目前具备约7200万条轮胎产能,公司陆续在越南、柬埔寨、墨西哥等地新建轮胎基地,目前海外具备2790万条产能,另有1800万条规划产能,随着海外基地的陆续投产,保障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41.41/50.12/57.9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中邮证券240506)。
三角轮胎(601163):公司是中国轮胎产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巨型工程子午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凭借品质和品牌优势,享有较高售价和盈利水平,目前公司具备2688万条产能,2023年产能利用率在82%左右,未来产能利用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4/16.22/19.82亿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合理估值为2024年12XPE,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海通国际240503)。
森麒麟(002984):公司轮胎产品定位于高性能及大尺寸的中高端领域,毛利率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公司目前具有约2800万条轮胎产能,海外西班牙规划1200万条产能,预计2025年开始投产,摩洛哥1200万条产能预计也将在2024年开始投放市场,未来业绩增长有望进入快车道。预计24-26年收入分别为95.15/113.26/128.14亿元,同比增长21.3%/19.0%/1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9/27.09/31.15亿元,同比增长62.1%/22.1%/15.0%,对应PE分别为12.0x/9.8x/8.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华金证券240426)。
通用股份(601500):持续国际化布局的民族轮胎领军企业,公司具备全球化战略布局,去年3月通过定增募集10.2亿元,其中8 亿元用于柬埔寨项目,随着今年柬埔寨基地正式投产,海外双基地布局形成。 目前泰国具备 130万条全钢胎和600万条半钢胎产能,二期50万条全钢胎和600万条半钢胎预计2025年投产;柬埔寨基地拥有90万条全钢胎和500万条半钢胎。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至6.50/8.99/10.76亿元,EPS为0.41/0.57/0.68元/,对应PE为15.22/11.00/9.19X,维持“买入”评级(浙商证券240427)。全球轮胎消费市场规模在万亿以上, 欧美地区仍为核心消费市场。 近两年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复苏叠加出行活动恢复推动轮胎需求回暖.2022年全球轮胎总销售量维持在17.5亿条,销售额同比提升5.3%至1868亿美元。长期来看受益于全球汽车保有量规模的稳定扩大和出行带来的刚性替换消费,轮胎行业需求仍将得到较强支撑。从全球轮胎的消费结构来看, 替换市场的需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半钢胎整体销量为15.4亿条,替换市场销量占比达到75%;全钢胎销量为2.1亿条,替换市场销量占比高 80%。从全球轮胎消费市场来看, 欧美市场仍为核心消费区域,2022年欧洲和北美地区轮胎消费占比分别为28%和24%,合计占比超过50%,半钢胎方面欧洲和北美的消费占比达到55%,考虑到欧美市场需求在轮胎市场中的重要性,因而轮胎出口也是国产胎企的必经之路。
2022年轮胎行业全球市场规模具有1.3万亿左右,根据《Tire Business》披露的2022年全球轮胎75强数据,34家中国企业2022年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18.93%,而米其林一家占比高达16.1%;从轮胎产销量来看,2023年国产轮胎产销量5.30亿条左右,约占全球市场的29%左右,可见国产轮胎在全球的占比仍然比较低,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国产轮胎经过多年的技术革新、设备工艺改进、以及生产组织管理变革,在质量、性能和生产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国内轮胎企业正逐渐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替换市场产品性价比大幅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国内轮胎企业提供了进入配套市场的契机,国产轮胎不断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
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23年国内轮胎销量达到3.93亿条,同比增长20.7%,其中半钢胎销量3.11亿条,同比增长22.68%,全钢胎销量0.82亿条,同比增长13.8%。2023年海运价格回落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对我国出口形成利好,叠加主流经济体高通胀下中国轮胎的相对性价比较高,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轮胎出口约4.3亿条,同比增长19.8%。在销量回暖的同时,上游原材料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高位回落,轮胎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轮胎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将非常靓丽。
我国作为轮胎生产大国,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度相对较高, 2022年我国轮胎产量为7.3亿条, 出口量维持在5.5亿条,占我国轮胎总产量的比例高达75%。从我国轮胎的出口结构来看, 自2015年开始美国对部分中国轮胎征收高额“双反”税后我国出口美国轮胎数量下滑明显, 出口美国的轮胎数量占比从2014年的20%降低至2022年7.6%。从美国轮胎的主要进口国变化来看,可以发现随着我国胎企纷纷出海建厂后东南亚地区逐渐接替我国成为美国轮胎市场的核心供应来源。从后续贸易政策变化来看,2021年开始美国“双反”政策延伸到东南亚、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因而实现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从2022年海外业务占比来看,森麒麟(海外占比88%)>赛轮轮胎(海外占比79%)>三角轮胎(海外占比61%)>玲珑轮胎(海外占比49%)。
2009年起,美国对中国乘用车轮胎和轻卡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限制关税,并在之后的十年中多次加征。随后,欧盟也从2017年开始对来自中国的全钢胎征收“双反”税。“双反”压力下,中国轮胎出口结构已然改变,之前我国轮胎出口目的地以美国、欧洲为主,现在更多地转向了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地。泰国、越南、柬埔寨成为中国轮胎企业首选出海厂址。2013年,赛轮轮胎越南项目一期投产,成为我国首个海外轮胎制造基地。此后我国轮胎头部企业纷纷开启海外项目,截至2023年,中国轮胎企业在东南亚的产能已超过1亿条。东南亚国家建厂,同时具备“一带一路”政策支持、建厂地税收优惠、低廉的用工成本及丰富的橡胶资源等多方面优势。根据历年世界轮胎75强排名数据,全球CR3市占率已由1998年的54.94%下滑至2022年的38.94%,而我国TOP3企业则从1998年的1.14%提升至2022年的5.32%。知名品牌价值评估及咨询机构BrandFinance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最具价值轮胎品牌15强”榜单中,我国赛轮轮胎、玲珑轮胎两家企业上榜,且赛轮轮胎以其液体黄金轮胎作为品牌驱动力,成为榜单上价值增长最快的品牌。后续我国胎企更是有望凭借新能源车产业链国产化实现“弯道超车”。
针对“双反”等贸易政策的变化, 过去国内轮胎企业通过在东南亚地区设立海外工厂的来进行风险规避,率先出海的企业能够及时把握机遇快速抢占欧美等竞争格局较好的市场, 以赛轮轮胎、玲珑轮胎和森麒麟为典型代表的最早出海的胎企均实现了全球市占率的显著提升和业绩的快速增长,赛轮轮胎、玲珑轮胎和森麒麟的全球市占率分别0.8%、0.8%、0.2%提升至2022年的 1.8%、1.3%、0.5%;对比国内轮胎企业的收入和盈利可以看出,我国上市胎企中多数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都在 50%以上,并且海外市场的毛利率相比国内更高,因而具备海外产能的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业绩表现也相对更好. 随着美国“双反”政策范围的扩大,头部胎企也开始进行对自身的全球化的布局继续完善,例如:玲珑轮胎的塞尔维亚基地、赛轮轮胎的墨西哥基地、森麒麟的摩洛哥和西班牙基地。 在当前国产轮胎出海的大趋势下,率先实现全球化布局的胎企未来有望实现业绩和市占率的同步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