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成为发达国家仅三年,白菜价格却飙升,韩国民众:吃不起!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 3 年前,韩国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后,时任总统文在寅在记者会上鼓掌的瞬间。
文在寅表示,韩国获得联合国 195 个国家的认可,成为发达国家,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他还承诺,今后将加倍努力工作,让韩国人民早日过上与老牌发达国家相当的高福利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成为发达国家后,韩国人的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住房水平下降。为了刺激低迷的经济,韩国央行于 2021 年下调了房贷利率,引发了全民炒房热潮。首尔房价在短短两年内上涨了两倍。以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财阀控制的公司工作七八年后,便能在首尔买车买房。但现在,这个时间延长到了 20 年。韩国年轻人调侃道:与其 20 年供一套房子,不如及时行乐,享受人生。于是,一到周末,首尔的夜总会、酒店、酒吧、迪厅、KTV 等娱乐场所处处爆满,年轻人挥舞着信用卡,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据说,这些年轻人用完的避孕套被冲进下水道后,第二天汉江的水质就会变差。高房价让韩国年轻人拒绝成家立业,不婚不孕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
其次,实际购买力下降。与中国人相比,韩国人的工资水平很高,几乎没有月薪低于 12000 元的工作,好一点的工作月薪能达到三四万。但近年来,不断上涨的物价使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以吃饭为例,韩国的餐饮价格高得离谱,中午吃个工作餐要七八十元,下班请几个同事吃顿烧烤没有 2000 元根本吃不饱。如果在家自己做,成本也不低,一根胡萝卜 12 元,一斤土豆 8 元,一斤黄瓜 18 元,猪肉 50 元一斤,牛肉 95 元一斤……最近,韩国人每餐都离不开的辣白菜,价格从三十元一斤暴涨到八十元一斤,吓得韩国大爷大妈纷纷冲进超市抢购能找到的每一棵白菜。
明明已经是发达国家了,韩国人为何会越活越累?他们认为问题出在中国身上——不是韩国人不努力,而是中国人太卷了,中国企业发展太快了,导致韩国商品在海外的竞争力变弱,利润变少,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又导致韩国企业不敢给员工加薪了。一方面物价在上涨,另一方面工资不涨,韩国人的生活水平可不就下降了吗?比如,看到刚刚上市的华为三折叠手机后,一位三星高管毫不留情地评价道:在折叠屏手机上,三星已经没有技术优势了。浦项制铁的工程师也感叹道:原来中国的钢铁虽然产量很大,但都是低端产品,特种钢很少。但现在中国也能生产高端钢铁了,韩国钢铁的优势所剩无几。还有韩国人引以为傲的造船业,以前中国只能建造一些吨位大、技术含量低的运输船,高端市场被日韩牢牢掌控。但现在中国能制造高技术含量的 LNG 运输船了,且交付速度是韩国船厂的一倍。老一辈的韩国人吐槽道:如今的韩国年轻人不能吃苦了,每天到点上下班,一分钟都不愿多上,这怎么和一天工作 14 个小时的中国同行竞争?中国不仅在手机、钢铁、造船等传统制造业上迎头赶上,更令韩国企业担忧的是,中国在 AI、新能源、无人驾驶、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上已经取得了领先地位,韩国变成了追赶者。
韩国外贸协会会长承认:除了芯片产业,其他产业已无优势。韩国手机、汽车在中国市场败退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中国可以生产出不逊于甚至优于韩国的产品。
那么,韩国企业为何会突然被中国企业追上呢?重要原因或许是近两年中国进行了“逆周期调节”。当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在忙着印钱给国民花时,中国选择了“逆周期调节”——向企业提供低廉的贷款,让他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扩大产能、更新技术。实事求是地说,由于“逆周期调节”,这两年中国的日子比较艰难,但美联储降息后,全球需求逐渐恢复,中国企业的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不但生产规模超过海外,技术也不输发达国家。上周美联储降息后,美元流动性过剩,满世界寻找优质资产投资,中国蓬勃发展的产业吸引了大批外资的关注,滚滚美元再次涌入中国。你可以怀疑华尔街的道德,但不能怀疑华尔街的眼光。
说到底,是不是联合国承认的发达国家,只是面子上的事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搞好本国老百姓的生活。熬过了前两年的低潮,中国今后的每一步都是上坡路,而所谓的发达国家韩国,大概率要走下坡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