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超自有品牌"突围"出海 瞄准全球华人市场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期,中国商超自有品牌产品正加速"出海"步伐,入驻海外线上平台和线下华人连锁超市,引发全球零售业关注。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是指零售商通过分析消费者需求开发的新品牌,采用自产或委托生产方式,通过自有渠道销售。典型案例包括盒马鲜生的"盒马牌"、永辉的"永辉农场"、日本7-11的"7-Premium"以及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的"Member's Mark"等。
瞄准海外"中国胃"市场
在美国亚米网、北美华人超市网等平台,来自中国的"盒马牌"产品正受到热捧,品类涵盖:
- 调味酱料:麻酱、椒麻汁、炖煮包等
- 休闲零食:瓜子、山楂条、海盐太妃糖等
- 主食类:刀削面、龙口粉丝等
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华人,特别是留学生和新移民群体,对国内网红食品和传统调味料需求旺盛,这为中国商超出海创造了市场机会。"
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
虽然中国商超自有品牌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国家 | 自有品牌占比 | 代表品牌 |
---|---|---|
美国 | 约45% | Costco Kirkland |
英国 | 主要销售渠道 | Tesco Finest |
中国 | 逐年上升 | 盒马牌、永辉农场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头部超市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正持续增长。专家指出,自有品牌可帮助零售商提升5%-15%的毛利率。
出海面临的挑战
零售专家庄帅认为:"中国商超出海面临三大挑战:"
- 缺乏实体店支撑,品牌认知度建立困难
- 面临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
- 产品创新和差异化能力不足
商务部研究院朱思翘建议:"中国商超应加强产品创新,深入了解当地消费习惯,同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拓展销售网络。"
在日本市场,便利店通过定期推出新品和联名产品保持竞争力,这值得中国商超借鉴。专家强调,媒体公关和品牌建设将是出海成功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