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千年出海之路:从宋元古窑到全球市场的传承与创新
东南网11月14日讯(记者 陈培源)在"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活动中,记者探访了世界闻名的德化陶瓷产业,见证了这个千年瓷都如何延续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屈斗宫古窑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见证了德化陶瓷的悠久历史。1953年发现的这一遗址,在1976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在宋元德化窑展示馆,600多件来自不同古窑址的代表性器物,生动展示了宋元时期德化陶瓷的生产工艺、艺术特征和贸易状况。这些文物不仅证明了德化窑作为古代海上贸易重要节点的地位,更展现了其强大的产业输出能力。
如今,德化已发展成为"世界陶瓷之都",拥有4500多家陶瓷企业和10多万从业人员。2024年前三季度,德化陶瓷产业集群规模已达476.3亿元,同比增长13.1%。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延续着"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辉煌。
技术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在同鑫陶瓷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陶瓷生产的全过程。这家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企业,年产量达百万件,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德化龙鹏艺术馆珍藏的明代何朝宗《渡海观音》等作品,展示了德化陶瓷高超的艺术价值。"陶瓷产业是德化的支柱产业,"同鑫陶瓷工作人员表示,"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在外贸道路上走得更轻松。"
当地政府部门为支持陶瓷企业"出海",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支持和高效服务。德化县税务局实施的出口退税"三即"审批(即来、即核、即退),大大提升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通过定期举办宣讲座谈会,税务部门还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税费优惠政策,预警税收风险,为德化陶瓷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从宋元古窑到现代生产线,德化陶瓷正以创新传承的方式,续写着千年海丝之路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