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原单是正品吗?剪标后就能以次充好了吗?
小编今日为大家带来一则大料!早在今年 9 月初,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在日常监管过程中便发现,一些外贸服装店中销售的所谓原单、尾单服装数量较大。为确保行动顺利进行,执法人员事先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反复排查和蹲点。前段时间,“洋垃圾”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来路不明”的服装可能带来的危害,没想到时隔不久,市场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假衣”!
别再上当了!“外贸原单”大多是假货!
昨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执法人员联合商标权利人,兵分四路,对桂园、黄贝、笋岗、翠竹四个辖区的 6 家服装店进行突击检查。这些商铺所售外贸服装涉及的品牌包括 Adidas、NIKE、TOMMY HILFIGER、LEVI’S、POLO、A&F 等,现场共查获假冒外贸服装 1800 余件,暂扣各种销售账册、电脑、资料一批,按市场同类真品价格估算,案值逾 90 万元!
让我们一同走进现场,看看这些“危险”的店铺情况。
查获的正是这家“很危险”的门店。嗯,你们的广告语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想以此蒙混过关?没那么容易!
严查!不放过任何一件“违法”产品。
检查完毕,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涉案服装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服装的领标被故意部分或全部剪掉,还有些领标遭到了破坏。此外,这些侵权假冒品牌服装的针脚稀疏,容易变形,部分衣服上的刺绣工艺粗糙,领标、水洗标文字印刷也不清晰,与正品相差甚远。
现场共查获假冒外贸服装 1800 余件,案值逾 90 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品牌订单余料控制在极少量范围内
在执法现场,多个商标权利人代表指出,国外品牌在境外订单的余料一般都会严格控制在极少量的范围内,并且对于余料有相应的回收程序。不排除有部分瑕疵品和样品因各种原因流入国内市场进行低价销售,但数量极少。而市面上出现的大批量所谓外贸服装,基本都是侵权假冒的。
市监专业提醒
为加大打击力度,10 月 13 日,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再度出击,联合品牌商标权利人对莲塘辖区的三家外贸服装店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侵权 BURBERRY、A&F、TOMMY HILFIGER 等品牌服装 400 余件,按市场同类真品价格估算货值逾 20 万元。
此次行动共查处侵权外贸服装店九家,查获侵权知名品牌服装 2200 余件,案件还需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
连续出击,让你无处可藏!
市监专业提醒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侵权假冒外贸服装的面料来源和制造过程无法得到保证,除了质量不过关,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缺乏分辨真假品能力的情况下,切勿轻信原单正品、一手货源等宣传,以免遭受经济损失,危害身体健康。
我……还以为真的便宜就能买到好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