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卖家如何突破独立站流量瓶颈?
纵观今年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随着疫情带来的线上消费红利逐渐消失,无论是平台、卖家还是物流商,都呈现出回归平淡的趋势,业绩增长乏力的从业者不在少数。
因此,我们可以把 2022 年称为跨境电商后疫情时代的元年。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跨境卖家也必须与时俱进。如何破局?我们来看看跨境优等生的“作业”。
探寻第二增长点
五成卖家计划今年布局独立站
谈到转型,独立站是众多跨境卖家绕不开的话题。沉淀私域流量、提升用户粘性、实现品牌溢价等特点,使得 DTC 出海热潮持续升温。据亿邦智库【1】预测,2022 年跨境电商零售额超 1000 万美元的中国出海品牌数量或将超过 2277 个,其中服饰鞋包、数码 3C、家居厨房用品品牌数量占比最大,依次为 15.15%、14.49%、12.69%。
对于平台型卖家来说,切入独立站赛道,意味着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独立站的运营模式与平台卖货大不相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但根据近期对 100 名三方平台卖家的调查,仍有五成的卖家计划开拓独立站。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 50%的卖家打算在今年内布局独立站,有 20%的卖家已经开始运营独立站。也就是说,有七成的卖家看好独立站出海模式并已在进行转型尝试。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跨境卖家若想获得长期发展,品牌建设是必经之路,而第一步则是建立独立站。一些平台型卖家之所以不做 DTC,甚至有个别从业者片面地认为独立站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对 DTC 太陌生,加之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进而产生了畏惧。
在平台内卷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坚持走 DTC 出海之路,才有机会摆脱价格战,沉淀忠实品牌受众,提高复购指数,获取更高的利润率。
转型,平台卖家最担忧什么?
独立站新手推广锦囊来了!
平台卖家转型独立站,面临建站、选品、流量、收单、物流等方面的挑战。
在最近一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 6 成卖家表示,运营独立站的最大难点是引流;其次,有 25%的卖家,最担忧的环节是人才。仔细想想,这两者其实是相互关联的。
对独立站相关知识的匮乏,成为了大家转型路上的一只拦路虎。近日,一位处在转型期的平台卖家就吐露了自己的困惑:独立站流量遇到瓶颈,准备投放谷歌广告和社媒广告来拓展流量,但是了解之后有点迷茫......
据了解,这位卖家做的蓝牙耳机,客单价偏高,一直是走品牌路线,独立站主要依靠红人营销,每天访问量只有一百多,想做一些新尝试突破流量瓶颈。但是令他纠结的是,由于没有独立站投放经验,自投会不会打水漂?如果找代投,市面上鱼龙混杂,动辄就要充值大几万广告费并且抽成很高,感觉心里没底。
相信上面这位卖家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平台型卖家所顾虑的。对此,不少热心卖家结合自身经历纷纷支招,侃哥整理后,归纳出独立站新人的推广锦囊:
1. 自建独立站,长期来看还得靠自己投放,摸索积累经验,形成独立站运营小组。如果非要找代投,最好找国内一代,相对更有保障。
2. 不同品类的产品,选择的推广平台不尽相同。标品首选的肯定是谷歌搜索推广;有调性的产品,适合做红人营销(例如 YouTube 广告)。
3. 投放前,先做好市场调研,然后确定广告目标,再通过谷歌趋势等平台的丰富功能,了解市场趋势和用户偏好,形成洞察,才能触达精准目标受众。
4. 控制好推广成本,例如使用谷歌广告的广告主可以自主设置每月预算上限,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投放效果随时调整预算。
5. 据多位有经验的卖家反映,投放谷歌购物广告,转化率会更高。
6. 无论选择哪种推广渠道,广告素材都是重中之重,优质文字、图片和视频能带来更高的转化率。
打破流量瓶颈的“秘密武器”
对于刚布局独立站的卖家来说,在选择海外线上推广渠道时,大家最看重的三个诉求分别是:能精准地找到广告目标受众、广告投放产品简单易用、能有效帮助品牌提升关注度。
纵观目前的海外流量平台,谷歌广告显然更匹配以上三点诉求。谷歌搜索占据中国大陆以外大部分的全球搜索量,能帮助卖家触达更多的消费群体;国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通常都用谷歌搜索相关信息。当用户搜索产品时,适时、适地展示相对应的广告更容易形成转化。
谷歌广告包含 11 种产品系列,例如大家熟知的搜索广告、发现广告、展示广告、购物广告、视频广告、应用广告等。对于转型独立站的跨境卖家来说,在这么多种广告系列中,该如何选择对应的广告类型呢?为此,侃哥请教了资深独立站卖家,对于以 B2C 为主的跨境卖家,他建议重点考虑谷歌广告的搜索广告、购物广告、视频广告和效果最大化广告。
具体来看,如果你是垂直精铺类卖家,首先应该着重关注品牌相关的产品关键词,尽可能地通过广告不断优化筛选精准度高的关键词,排除消耗的否定词,当 GMV 有一定量之后,可以开始尝试购物广告等其他类型的广告。
如果你打算走 DTC 模式,前期需要拓展品牌知名度,后期需要扩展目标用户群体,以促进转化。通常先从搜索广告开始,购物和视频广告为辅,等各方面稳定后,可以升级为效果最大化广告。
针对独立站新手卖家容易出现的流量瓶颈问题,我们结合下面的实际案例来看一看其他中小品牌如何突破流量瓶颈。
案例分享
Bagotte 邦果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清洁电器的 DTC 品牌,白热化的竞争和本土化市场营销瓶颈,限制了该品牌的独立站全面发展,流量长期低迷且用户流失大。
针对品牌搜索量始终在低位徘徊这一问题,该品牌借助效果最大化广告智能覆盖搜索、购物、展示、视频等用户购买旅程涉及的各个路径,及时对潜在的客户进行多点触及,加深品牌印象和考虑度。尝试后,品牌搜索量提升了 51%,回访用户稳定维持在 25.9%。
针对投入产出比低的问题,Bagotte 通过效果最大化广告的 tROAS 出价,让广告智能把控投入产出比,在达成目标 ROAS 之余,提高转化价值。同时,针对有吸尘器购买意向的潜在客户,及时提高出价竞争流量,进一步提高了广告转化率。经过优化,Bagotte 独立站的转化率较上个季度提升 235%,ROAS 提升 117%,销售额更是提升了 567%!
实践证明,小众品牌也能通过效果最大化广告突破困境。
据统计,SSC 升级到效果最大化(使用 GMC Feed)可以平均提升 12%的转化价值。在看完效果最大化的强大功能后,不少卖家估计会产生一个疑问:同一个谷歌广告账户里,其他广告类型会不会被效果最大化抢走流量?大家看看下面这张优先级对比图就明白了:
对于谷歌广告投放经验不足的新手而言,效果最大化广告无疑降低了独立站引流的门槛。
未来的跨境电商趋势,一定是多种渠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