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电商市场爆发:中国卖家如何解决跨境收款难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3年以来,中国制造的家居用品、电子产品、3C数码和美妆产品在东南亚电商平台持续热销。从消费电子品牌小米、大疆到新消费代表完美日记、花西子,再到拥有供应链优势的卖家群体,中国商家正在东南亚市场获得显著增长。
根据谷歌数据,疫情期间东南亚电商卖家数量增长了三倍。作为这一趋势的印证,跨境收款服务商CoralGlobal珊瑚跨境报告显示:
- 2020年GMV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 全球收款业务GMV达50亿美元
- 业务增速达300%,东南亚为主要增长点
东南亚电商市场概况
谷歌、淡马锡与贝恩联合报告指出:
关键数据:
- 互联网用户突破4亿(占总人口70%)
- 2025年电商GMV预计达1720亿美元
- 10年内市场规模增长34倍
重点市场分析
1. 印度尼西亚市场
- 人口2.7亿(全球第四)
- 网民1.75亿,90%有网购习惯
- 人均每日在线时长3.9小时(东南亚第一)
- 主要平台:Tokopedia、Bukalapak、Shopee
2. 泰国市场
- 社交电商渗透率66%(全球平均44%)
- Facebook是最主要购物平台
- 独立站模式更受欢迎
跨境收款挑战与解决方案
东南亚卖家面临的核心问题:
- 本土店需当地银行账户收款
- COD模式导致高拒签率
- 资金周转压力大
珊瑚跨境解决方案:
- 支持开立本地收款账户
- 直接结算泰铢/印尼盾,减少汇损
- 多币种资金划拨服务
- 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
目前支持平台包括:Tokopedia、Shopee、TikTok、Lazada等,即将接入Bukalapak、Blibli等更多平台。
随着年末购物季临近,解决收款问题将成为卖家决胜东南亚市场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