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是什么?它如何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提及外贸,很多人认为从事该行业的人都是高级白领,他们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收入颇丰。这些人常常满世界飞,见多识广,与外国人做生意,赚取外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有资格从事外贸工作呢?目前,大学中的外贸英文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从事外贸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并非只有这些专业的人才有资格从事外贸。许多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以及一些不懂英文的人也通过自身努力走上了外贸之路。尽管有很多人从事外贸工作,但对于外贸的具体含义,可能难以准确解释。那么,外贸究竟是什么呢?
对外贸易的书面表达为“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于进口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而对于出口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工厂,出口比进口的比重更大。通俗来讲,外贸就是与外国人做生意。
外国人有白种人、黑种人,也有黄种人,且不一定具有中国国籍。从事外贸工作并不只局限于使用英语,很有可能你遇到的客户是会讲中文的华人。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为了更好地与中国打交道,许多外国人都在自学中文。当你遇到一个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人向你打招呼时,不要感到惊讶。我也曾遇到一些不会讲英文的客户,如果你是英语专业毕业,且选修了一门小语种专业,那么在求职时无疑会增加优势。有些公司专门聘请会小语种的外贸业务员。此外,做外贸并不仅仅是与外国人直接对接,也有可能通过国内的中间商或有实力的中国跨国公司进行转手。
我曾遇到过一些档口老板,他们没有上过大学,英语也不太好。但通过一台计算器和蹩脚的口语,他们也能与外国人做成生意。在外国人中,他们并非都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其口语水平也未必比中国人强。实际上,在中国,英文是一门必修科目,中国人的英文口语水平和发音并不逊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只是大部分人很少接触外国人,没有说英文的语言环境,因此害怕被嘲笑而不敢开口。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就会逐渐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