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新手小白做跨境电商客服.google-alibaba - 大而全的圈子

《财联社 | 新消费日报》1 月 14 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测算,2022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 2.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9.8%。其中,出口额为 1.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7%;进口额为 0

跨境电商出口增速为何如此之高?

《财联社 | 新消费日报》1 月 14 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测算,2022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 2.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9.8%。其中,出口额为 1.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7%;进口额为 0.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4.9%。

疫情三年以来,不仅是国内消费者,不少海外消费者也开始尝试,并逐渐习惯于使用电商平台网购。新消费习惯的形成给了全球电商平台、商家强大的业绩增长动力。

与 2019 年相比,2021 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从 7981 亿元增长至 1.39 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 40.1%和 28.3%。

在过去的一年,国内跨境电商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参与其中。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国内各地政府持续出台扶持政策,以及商家们不断适应外国市场和商业规则,跨境电商的品牌化设计、物流、海外仓、合规程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平台出海 挑战与风险并存

受亚马逊关店、封号、合规化压力,2022 年以来,虽然在亚马逊新增卖家里仍有约 75%为中国卖家,但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发力出海,新跨境电商平台兴起,中小商家有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关注全球市场的 Tiktok、速卖通、SHEIN;聚焦东南亚市场的 Shopee、Lazada,以及拼多多海外版 temu。其中,不少平台已在国内经历数轮融资。

以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为主导的新出海模式,已成为 2022 年以来的行业热议话题。

在 Tiktok 上,抖音盛行的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营销玩法被快速引入外国市场。不过受限于消费习惯、本土化不足等因素,试行一年仍未见明显起色。

近期公布的 2022 年 Apptopia 全球 App 下载榜单中,前五名就包含 SHEIN、Shopee 两个中国跨境电商 APP,且下载量第一名为聚焦东南亚的 SHEIN。

资料显示,SHEIN 已将业务扩展至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过另一方面,平台出海并非一帆风顺,2021 年 SHEIN 曾关闭收缩部分地区业务,并在 2022 年首次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以扩大商品种类,争取更多消费者。为了强化品牌影响力,SHEIN 日本首家线下体验店,更是引发了电商由线上走向线下的大讨论。

在美国地区榜单中,除 SHEIN 外,拼多多旗下 temu 以 1650 万安装量火速上榜,名列第八。

值得关注的是,temu 还将“拼多多模式”带到了美国,不仅有低价秒杀包邮商品,还有“砍一刀”模式。通过低价吸引和社交分享的裂变增长,temu 虽然在 2022 下半年才进入市场,但其用户增速却异常迅猛。

据报道,Lazada 在越南连续两年被评为最佳电商平台,在这背后是 Lazada 加大对跨境本土模式的扶持力度,不仅吸引客户,也吸纳更多国内品牌及商品。

在广阔的海外市场中,有人增长也会有人失利。曾经将其创始人推上新加坡首富地位的 Shopee 却在全球扩张过程中,不断遭遇困境。

2021 年以来,Shopee 连续进入欧洲、南美洲市场。然而,在持续的烧钱补贴中,Shopee 陆续被曝裁员、收紧市场。近期 Shopee 更是宣布关闭运营状况较为良好的波兰站,并实质上撤出欧洲市场。而此前,Shopee 已相继退出了西班牙、法国、印度、智利、阿根廷等市场。

据财报显示,Shopee 母公司冬海集团 2022 年三季度营收 32 亿美元,却出现了 5.69 亿美元的亏损,环比扩大 38.9%。目前,Shopee 仅剩下东南亚市场“基本盘”较为稳固,而母公司冬海集团正全力“开源节流”,努力在竞争中“活下去”。

坚定出海 政策带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

相较于复杂的电商平台出海,对于商业变化十分敏锐的中小商家是跨境电商的“先锋队”,最先抓住机遇“走出去”。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跨境电商优势和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我国外贸出口传统历史悠久,行业模式成熟,相较而言,依托电商 APP、购物网站,B2C 的小件跨国进出口仍属“新业态”。

2021 年,在《“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提出,到 2025 年使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外贸占比提升至 10%,给了该赛道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退税、物流清关以及更多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跨境电商试验区划分,有力地激发了各地“走出去”的动力。

美国、欧洲、东南亚、拉美地区作为全球主流的电商市场,现阶段对于跨境商品均有低货值关税豁免政策,叠加国内的税务、通关便利,叠加物流海外仓的修建,在税务成本方面中国电商出海企业与海外本地竞争可以做到“不落下风”。

与此同时,国内跨境电商商家还可以依托国内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自身品牌塑造能力,实现对当地市场的有效覆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B2B 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基本覆盖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形成了发展特色,但更多综试区的获批,也表明各综试区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在 2022 年末,各地政府组织企业争先恐后包机出海“抢单”,既是对国外品牌竞争者的焦虑,同时也展示了国内地区间的外贸、跨境电商支持力度。

在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省提出,要培育引进一批贸易总部型企业、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现代商贸流通领军企业,新打造一批千亿元级、万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

浙江则依托温州、义乌等外贸先进经验,首创多个跨境电商运营制度,并将出口覆盖至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仓超 670 个。舟山跨境电商产业园、金融服务方案“易跨宝”、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等,都是近几年备受行业内外肯定的优秀成果。

浙江省计划进一步稳住外贸基本盘,减负纾困助力中小微企业出口增长;支持阿里巴巴国际站面向浙商提供帮助与服务。

据此前计划,至 2023 年浙江跨境电商总出口额将突破 5000 亿元,年均增速超 30%,培育和引进 5 家以上年交易规模逾百亿元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50 家以上年销售规模逾 10 亿元的标杆企业、500 家以上年销售规模逾亿元的“金牌卖家”。

此外,还有江苏、海南,以及四川、甘肃、宁夏等地区也纷纷成立跨境电商相关机构、产业园区,通过仓储物流建设、营销服务、地区联动协作等方式,不断支持地区企业“走出去”,推动传统外贸行业转型,同时也将有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跨境电商出口增速为何如此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