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十年出口1300万吨钢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 中国钢铁品牌国际化典范
中国包头 -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包钢集团在过去十年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钢材突破1300万吨大关,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典范案例。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包钢出口国家从最初的22个增长至60个,年出口量最高达到187.74万吨,实现翻倍增长。出口产品种类也从单一品种拓展至板材、管材、钢轨、线材等全系列产品。
国际重点项目应用
包钢产品在多个"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及延长线提供4.9万吨优质钢轨
- 为中老铁路项目供应3.8万吨钢轨
- 为匈塞铁路定制2.26万吨特种钢轨,将两地通行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3小时
技术创新驱动出口
包钢积极建设稀土钢板材生产体系,通过装备升级实现制造水平飞跃。其"稀土高强钢"加工的螺旋焊管成功应用于埃及塞得港建设,单支直径达2米、重42吨,代表了中国热轧卷板的顶尖水平。
市场适应性策略
针对韩国市场,包钢开发了符合当地审美和消费习惯的有花镀锌产品,凭借高颜值、高辨识度和高性价比获得广泛认可,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列为出口经典案例。
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近三年来,包钢出口"一带一路"国家产品占全年出口总量的95%,成功实现从普通钢材向中高端产品的转型。其产品广泛应用于:
-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建筑用管
- 白俄罗斯工业园H型钢
- 中俄中哈天然气管道用管线钢
未来展望
包钢股份营销中心国贸分公司经理袁斌表示:"每一种出口产品背后,都承载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实力和'一带一路'合作精神。"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包钢将继续发挥稀土钢技术优势,为更多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优质钢材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