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手入门:如何布局?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我们公司计划将国外产品引入国内,作为生产商,希望与国内服务商合作。由于对行业不熟悉,想请教田总、张总,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有什么建议和指导?
田镇东: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其实,您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关键。我们是 B 端,面对的是 C 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企业作为链接。中间涉及到几个服务:一是页面和文案的制作;二是物流配送;三是市场营销整合。这些工作可以由一家企业完成,也可以以打包的形式处理。如果让品牌方自己单运营,再去找运营商和市场整合营销的合作伙伴,会非常麻烦。如果供应链伙伴能够将这三个方面整合起来,那就会方便很多。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张鹏程:这个问题问得很及时。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京东为大家提供了 2C 的大颚,海外帮则在供应链环节为大家提供帮助,整个过程就会变得简单,专业人做专业事情,打通各个环节就可以了。
问题:我们是全球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现在想进入欧美进口服饰箱包领域,同时也在考虑进口食品。对于进口食品,我们比较担心年限问题;对于进口和出口,我们也需要进行业务模式的转换。在出口方面,我们需要关注海外仓;那么对于进口,是否也需要关注仓库呢?
田镇东:就食品而言,各个海关的政策基本相同。如果是母婴或保健品,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根据目前的情况,除了肉禽和动物相关的产品,其他食品都是可以进口的。根据我的经验,食品的保质期尽量控制在 6 个月或 5 个月以上。京东在实际操作中曾经与星巴克合作过瓶装咖啡,发现保质期短的产品价格反而更高,差价在 20%-40%之间。如果保质期较短,客户拿到手时可能只剩下 5 天,这会影响客户的体验。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保质期短的产品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销售完,所以在等待各个海关提高软硬件水平和通关能力,实现急速通关之前,还是选择保质期长的产品比较好。箱包类产品则完全没有影响。
张鹏程:从出口转进口,原则上是一致的,业务模式也差不多。关键是要确定自己真正想要进入进口领域。进口业务并不难,只要关注行业和平台,了解一些业务模式就可以了。另外,做进口食品时,要像田总所说的那样,选择保质期长的产品。同时,还要考虑客户是否会接受你的产品,不要盲目为了进口而进口。
关于出口和进口是否都需要关注仓库的问题,其实都是需要的。正如我们做直邮需要海外仓一样,做进口也需要货代。
问题:我经营着一个跨境电商平台,但面临着资金压力大、利润空间小的问题。如果要丰富产品的 SKU,就会遇到样品用户体验不好和备货带来的仓库、物流、仓储等一系列问题。请问各位大佬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张鹏程: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我们的会议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资金和货品压力大,可以找供应链,采用一件代发的模式,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你甚至可以将货物交给我们的仓库,我们认为你的货物不错,可以帮你代采代销。
问题:我是一家专业报关公司的负责人,我们公司前二十年专注于奢侈品报关。由于现在很多人将报关和物流视为一体,但清关速度会影响商品送达客户手中的速度,从而导致整体物流速度变慢。我想知道京东的田总或海外帮的张总在布局时是否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鹏程:报关和清关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只有专业的公司才能做好。跨境实体产品清关的货物量减少,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中国市场很大,每个跨境产品都需要报关和清关,这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综合税实施之后。单量萎缩可能涉及到你的业务或客户的转移问题,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地进行线上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对业务进行一些倾斜和调整。
田镇东:关于业务转型,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人们都关注舒适的马车时,马车会被造得越来越好,而最终马车被淘汰了。但也有人看到了人们对舒适的需求,于是出现了汽车。同样,一部分企业会因此提升,而另一部分则会受到影响。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好互联网,而不是逃避它。
(整理/雨果网 汤幼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