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上半年中国外贸数据凸显五大亮点,是亮点还是暗点?
中新社北京 7 月 13 日电 题:上半年中国外贸数据凸显五大亮点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国上半年外贸“成绩单”13 日出炉。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外需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外贸仍展现出较强韧性,呈现出五大亮点。
进出口总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 20.1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1%,为历史同期首次突破 20 万亿元。其中,二季度进口、出口数量同比均实现增长,当季进口数量增加 5.9%,出口数量增加 2%。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周边不少经济体进出口低迷的情况下,这一数据实属不易。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中国外贸进出口“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总体符合预期。
“新三样”出口持续强劲增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防疫物资、“宅经济”相关产品出口已从高歌猛进逐渐回归常态,中国外贸需要寻找新的“拳头产品”。作为新的增长点之一,“新三样”出口正在迅速崛起。
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 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 1.8 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扩容,活力增强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 54 万家,同比增加 6.9%。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不断扩容,同比增加 8.3%,外贸经营主体的活跃度明显提高。
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 6.8 个百分点,其规模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 52.7%,拉动外贸增长 4.4 个百分点。吕大良称,从规模、结构、质量等各方面来看,民营企业为中国外贸进出口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营企业以市场嗅觉敏锐、反应迅速而著称,被视为外贸的“稳定器”。民营企业日趋活跃,表明中国外贸的活力和韧性正在增强。
国际市场更加多元化
上半年,在与东盟、欧盟两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继续增长的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 34.3%;同期,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同比增长分别为 7%和 10.5%。
长期以来,美欧日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在全球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升温的背景下,国际市场日趋多元化,贸易“朋友圈”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中国外贸抗风险能力增强,对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跨境电商增长势头持续
作为近年来中国外贸的一大新引擎,跨境电商上半年继续稳定增长。
据海关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继续释放,进出口额达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其中,出口 8210 亿元,同比增长 19.9%;进口 2760 亿元,同比增长 5.7%,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