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时代——跨屏营销提升投放效率
美国BI数据显示,两到三年内平板电脑的销量将超过PC,现在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的四屏世界,不久可能会进入包含谷歌眼镜等的五屏、六屏世界,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多屏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并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跨屏广告营销也在迅速发展,移动广告技术、可穿戴智能设备、互联网电视等新兴力量也在改变互联网广告。
国内程序化购买生态链初具规模
随着互联网环境、网民行为的变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营销也在不断的发生演变,伴随着国内AD Exchange、Trading Desk、DSP及代理商大量增长,程序化购买数字营销生态逐渐清晰,程序化购买在中国市场被逐步认可。
全球程序化购买广告中,美国发展最快,其产业模式不仅趋向成熟,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程序化购买市场的发展。国外权威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展示广告中程序化购买部分占比超半,其中,RTB广告表现尤为突出。 2014年美国RTB广告将增幅38.4%达46.6亿美元,占数字展示广告的22%,在国外序化购买市场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预计到2017年将占到数字展示广告的52%。而中国的程序化购买市场,目前占比虽少,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国内一个完整的程序化购买大生态链已初具规模。在中国的环境下,具有完整的数据端、技术端、资源端的一站式互联网广告技术提供商得到了品牌广告主和代理商的青睐。
RTB是一个广告产业链条,需要四方共同完成,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能成功实现广告投放。
在传漾科技RTB广告生态系统中,一端是DSP,即需求方平台,服务于广告主或代理公司,以RTB(Real-time bidding)实时竞价形式,对接国内主流的广告交易平台,如谷歌Ad Exchange、腾讯广告实时交易平台、阿里妈妈TANX平台、百度BES平台、秒针adx和优酷adx,达到日均30-50亿PV。
另一端是SSP,以Dolphin网络广告发布协作平台作为核心,专门为大中型网络媒体打造的网络广告发布系统。目前我们的Dolphin已经占据网络发布市场80%份额,汽车之家、中国日报网、凤凰网等都是Dolphin的客户,有了底层技术的支持,我们会更为优先合作这些网站的剩余资源,而Dolphin目前也完成了与传漾广告交易平台AdPlace无缝对接,媒体资源上优势较大。
DMP数据管理平台——SameData网民数据智能引擎,是DSP和SSP平台之间进行广告交易的数据管理中心,是RTB生态链中最核心的部分,起到智能网聚、算法挖掘、集成清洗等作用。在RTB模式下,广告投放方会对目标受众的广告展示进行竞价,谁标出的价格高,谁的广告就能够获得投放。而这些投放正式来源于DMP对于大数据人群定向的分析。
DMP平台为人群定向提供核心依据
大数据时代营销,面对互联网中每天产生海量数据,想要迅速对其进行细化分析,更好了解网民的兴趣,并不是一次即可的,在碎片化时代,用户的兴趣也在随着时间变化而递减,具有一个半衰期时段。如何发现哪些是广告主真正要去触达的用户人群?有些用户即使曾经关注过该类产品,但可能只是路过产生的一个偶然点击。如何将偶然的用户与真正的用户进行区分?哪类用户最可能会产生点击行为?当对目标用户进行覆盖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时段更合适?这些问题这些在RTB实时竞价中,都由传漾广告生态系统中的DMP技术产品SameData网民数据智能引擎承担处理。
在营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客户发现,在互联网推广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在广告推广后没有建立联系,更没有被更好地持续利用,用以产生更多的数据和营销价值。基于此传漾推出为品牌客户量身定制的尊享“VIP数据银行”,为客户整合多方数据,管理、分析、挖掘传漾所服务客户的目标受众数据,运用模型算法提取分析,为后续个性化营销提供长久活跃的VIP数据银行,并结合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式、受众行为兴趣、广告推广活动三位立体式挖掘受众数据及规律,进行深度持续研究再利用,提供更有价值的智能数字化营销服务。
VIP数据银行通过帮助客户建立独属于客户品牌产品本身的数据归类标签,对专属目标受众的地域、媒体、人口特征、兴趣、频次等三维立体受众维度可交叉分析,拆分为潜在目标受众、广告触达受众、点击受众、官网受众、官网活跃受众五层,客户拥有这五层受众阶段的划分,便能更清晰明了地判断广告预期覆盖及已覆盖的受众,而实时提供可查看每个阶段受众的不同行为、兴趣、浏览轨迹等特征。VIP数据银行将重点品牌广告主在传漾网络广告中投放的数据汇总,评估更深层的网民数据,长期积累后,可以形成品牌广告主自己的专属数据库,可以做自己的不同维度不同需求的特定的投放。品牌广告主可以自己把本行业的大数据玩起来,做各种延伸。
网民行为数据是DMP平台的基础数据,网民行为直接影响到DMP计算结果的精准度。多屏时代,在PC、手机、平板以及电视屏幕中随意切换,已经成为网民的标准行为习惯。
跨屏营销提升投放效率
GfK报告显示,在美国和英国,每天60%成年人至少使用2台网络设备,其中,25%的英国用户和20%的美国用户会每天使用3台网络设备。在多屏用户中,大部分人群在一台设备上开启一项活动,但会切换到另外一台设备来完成它。调研报告显示,这类人群达到成年网民的40%。随着网络设备数量的增加,多屏切换更为普遍。在美国被访问者当中,有2台设备的人群中53%会切换屏幕来完成当前活动,而有3台设备的人群中有77%会进行切换。
在这种形势下,链接多屏数据库中的匹配及智能定向技术的组合是当务之急,为此传漾推出了跨屏移动广告管理产品线,基于公司在互联网广告技术PC端优势延伸打造了首款网络广告发布管理Dolphin Mobile,移动版SameData移动端网民数据智能引擎以及丰富的移动富媒体创意形式等。而在智能电视上,传漾也与几家知名的电视厂家洽谈智能电视广告平台植入。同时开始针对电视上的应用平台调研参数,并适配做一些更符合的设置,逐渐将电视端用户行为进行追踪,结合其终端信息和浏览轨迹,判断用户的需求、爱好及其他属性,从而形成集电视、移动端、互联网用户数据库,逐步实现多屏时代的跨屏行为识别。
而对广告主来说,对PC端和移动端、电视端等多终端的到达率是分开衡量的,通常会重复计算,导致一部分预算流失。将去重的数据提取出来,在同样的情况下,到达三个终端的预算,会有20%-30%重合。跨屏营销帮助广告主节省投放费用。
在基于PC互联网已有的技术基础上,传漾推出了行业首创的多屏捕捉识别同一ID技术,帮助广告主更好的收集、分析网民行为。在PC端是通过cookie来识别ID,而在移动端则通过某一屏的专属特性、设备号码、经纬度等特定的特征去做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演算,然后将不同平台上的数据通过一个统一的用户识别ID进行串接,形成同一维度的SameID,这样就能统一的去做跨屏营销管理。实现跨屏ID的识别后可以帮助广告主分辨PC端和移动端的重复投放,从而提高广告投放效率。
(转自广告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