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谷歌SEO的白帽/灰帽/黑帽
我们在谈到独立站,谈到seo的时候,经常说什么白帽、灰帽、黑帽。
大家可能隐约觉得白帽是好东西,黑帽是坏东西。
实际上没这么简单。
这次我们来一次说清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谷歌SEO的白帽/灰帽/黑帽
在独立站seo这个生态里,有三个角色: 谷歌、网站、用户。
谷歌的目标
是筛选和展示用户喜欢的内容,也就是 取悦用户。
网站的最终目标当然是挣到钱,对b2b网站来说,就是拿到用户的询盘。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首先在谷歌里排名靠前。
如果没得到谷歌的喜欢,没有排名和流量,那就没机会出现在用户面前。而只要在谷歌里排名靠前,就或多或少都能受到用户的关注和拿到询盘。
所以网站的第一目标是取悦谷歌,最终目标呢,当然也是取悦用户。
好了,那我们就有了上面的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图,然后我们就能形象的说明白帽、灰帽和黑帽了。
区别:白帽 vs 灰帽 vs 黑帽
白帽:
只取悦用户,不考虑谷歌的算法。也就是一心为用户着想。
黑帽:
只取悦谷歌,不考虑用户的感受。也就是钻谷歌算法空子,欺骗谷歌。
灰帽:
很“滑头”的同时兼顾谷歌和用户。也就是不违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谷歌的感受。
最佳SEO策略:谷歌和用户体验的平衡点
从商业角度来说,不管是白帽、灰帽还是黑帽,都是想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没有褒贬。
黑帽策略:
任何一个平台,在初期都是鼓励用户的,同时规则都有很多漏洞。这就是为什么早期有很多黑帽手法大行其道,非常有效,包括关键词堆砌、桥页、链轮等等。你也可以把这个理解成是平台初期的“技术红利”。
但是随着平台成熟,规则会越来越完善、对用户行为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就会堵住漏洞、回归本质、惩罚黑帽作弊。所以黑帽手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应该用黑帽手法,那样太冒险了。尤其对b2b这种长线业务来说,网站被惩罚是必须要避免的。有些网站被谷歌 惩罚,
白帽策略:
那我们应该用纯白帽手法吗?其实也不应该。白帽虽然很安全,但是很慢、成本很高。
灰帽策略:
现实中,我们最常用的是灰帽,就是在符合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讨好谷歌。其实就是 “以正合、以奇胜”。
这样做,能让我们网站的引流效果更快、更好。所以,怎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权衡利弊、
总结
黑帽:就像渣男,
白帽:就像老好人,
灰帽:就像暖男,
